您当前位置:厦门吉他网首页 ->吉他台湾 访问次数:8670702 2024年4月27日 星期六
     
 
  ★ 欢迎光临厦门吉他网! 厦门吉他培训中心(Amoy Guitar Training Center)是您厦门学习吉他的第一选择!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立即注册
 
浅析挂留和弦的构成原理与应用
吉他的音色问题
吉他习琴者常见的几个问题及成
西班牙学派的右手触弦点
中央音乐学院杨鸣:10岁到1
古典吉他自然扫弦法的音色练习
更多>>
巴赫《恰空》chaconne
《樱花主题变奏曲》解析
《加州旅馆》翻译与分析
《维拉罗勃斯第二首音乐会练习
索尔《月光》的演奏分析
玛拉兹的《西班牙小夜曲》解析
 更多>>
  ||------吉他台湾------||
台湾吉他手江建民谈吉他
作者:amoy  文章来源:白云黄鹤站  添加时间:2009-4-26  点击次数:5858

      台湾江建民谈吉他
 
      江建民:台湾作曲界的老一辈,并且也是一位极其出色的吉他演奏家,经他手打造出的大牌明星不计其数。 1994 年荣获香港“十大劲歌”****编曲奖,著有《天才吉他手》一书,他制作编曲的歌广为人知,如:刘德华“孤星泪”、黄征“爱情诺曼底”、熊天平“太去在意”、周华健“昨晚你已经嫁给谁”、动力火车“明天的明天的明天”、任贤齐“赶不走”、刘若英“单车失窃记”、伊能静“走”、羽泉“没有你不行”、齐秦“我让你崩溃”等。演奏作品:齐秦-痛并快乐著 动力火车-无情的情书 熊天平-火柴天堂 陈昇-新乐园 陈慧琳-制造浪漫 范晓萱-Darling 陶晶莹-离开我 Makiyo-养我一辈子 江美琪-第二眼美女刘德华-笨小孩 张惠妹-我可以抱你吗?著作书籍:天才吉他手。
 
     
 
      Q:谈一谈您学吉他的过程吧!
 
      A:我学吉他受到我哥哥的影响很深,一切发生得很自然。在我小学四年级时,大我五岁的哥哥那时念五专,和同学玩Band。当时美军还在台湾,对他们接触音乐的品位有直接的影响,于是,他们便接触到了Led Zeppelin、Santana、Black Sabbth......等乐团。由于小时侯很崇拜我哥,便跟随他们一起听音乐。哥哥外出时,我一逮到机会就弹弹他的吉他,不过,那纯粹是游戏,还称不上是正式的学习。有时候跟着旋律弹,试着抓歌,也颇自得其乐。但是,毕竟当时年纪小,所以这个兴趣并没有持续。高中时,朋友组了个合唱团,邀我去看他们练团,他们所练的曲子,都是我从小就熟悉的,于是我无心的弹了一段"Stair way to heaven",竟意外的获得大家的好评,从此我便假如了他们,曾经中断的音乐生涯就这样恢复了。之后,陆续接了几场校园演唱会的表演,但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弹什么?总是懵懵懂懂的,只是因为我喜欢就去做了!而且在那个年龄,很向往这种特立独行的感觉,因此,更坚定了我学吉他的愿望。
 
      但是真正开始学吉他、乐理等相关的东西,是在部队的那段日子。那时侯我连简谱都不会看,只有乱弹的本事,却侥幸的考上艺工队。进艺工队之后,在音乐课程的安排下,我开始从基础学起,陆续碰到许多问题,于是便花了很多时间钻研。我曾经很迷Takanaka的东西,所以我就把"Rainbow goblin"整张的套谱都写了,从那时起,我真正学到很多相关的东西。
 
      说起来,我的运气算满好的,因为我本身是个很懒的人,平常也不会主动的去学什么,只是工作的需要,逼得我必须吸收更多相关的咨询,虽然是土法炼钢,但还不至于原地踏步,而且效果还不错。我觉得所学与实际的结合真是蛮重要的!
 
      Q: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吧!通过工作,也得逼得自己再自修。
 
      A:但是,这些东西如果要学的话,还真的找不到人学呢!类似这种专业的领域,其实只能靠自己去摸索。我很庆幸能在工作上获得许多学习机会,而且这种学习是持续性的。
 
      Q:很多人后来都转往MIDI这方面发展,不知您本身对MIDI这方面有什么看法?
 
      A:我觉得现在如果做MIDI的话,有点"高档买进"那种感觉,实在是因为参与的人太多了!你绝对比不上很早接触MIDI的人,而且这些玩MIDI的人,除了MIDI很厉害、本身的底子很扎实外,还要有"天份"!七八年前,MIDI刚在台湾发迹,节省了不少工钱,造成流行音乐的革命。资深的乐手,一夕之间被年轻的MIDI玩家所取代,传统的制作方式,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颠覆。可是,那些玩MIDI的人,平均磨练不到两年便消失了!现在剩下来的就那几个人,这不能说是垄断,而是剩下的人都蛮厉害的:象涂惠源、屠颖、鲍比达、王继康......,他们都是很棒很棒的!这时候如果要我做MIDI的话,顶多就是做做节奏的部分罢了,根本不知道能干嘛?
 
      数年前,我开始试着"编曲",初时我曾想:编曲通常都是以钢琴为主要发展,这是一般人都做得到的编曲方式,我却望尘莫及!后来我想通了:既然没什么人玩Live编曲,我就做Live编曲,放弃了MIDI编曲。就这样,我走出了一条Live编曲路线,倒也觉得挺好的!
 
      Q:用吉他编曲有没有诀窍?
 
      A:平常要多注意一般流行歌曲的动向。象前一阵很流行Unplugged的东西,我们便可以针对这种趋势做模拟考量;倘若在只有一两把琴,所准备的东西又不多的情况下,却要做Unplugged表演时,你可能要很重视Arpeggio的方式、旋律的配合,还有编曲结构的大概轮廓,从种种相关的问题慢慢入手。
 
      这几年又变成Shery Crow的天下。她的东西其实很六O年代,很象Jimi Hendrix那个时代的作品,比较不假修饰的,很类似伍佰那种方向。我因为工作上的缘故,对这些讯息自然会特别注意,了解现在流行什么?这是一种职业上的反应,平常多注意,一旦碰到状况的时候就可以作为参考。
 
      Q:要做到这一点,本身的敏感度要够!但是,这种本事每个人都学得来吗?
 
      A:因为这是我的职业,所以就会比较注意,久而久之,这种事就变得自然了。
 
      平常练习多"听"是很重要的。我的音乐听力始终很差,刚退伍时,曾拜张弘毅老师为师。我见他拿着录音机边听边写,并将简谱写成总谱。我那时侯才开始利用这种方法,先以简单的旋律训练听力,这个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我们不是正统科班的人,这方面比较弱,所以听力训练很重要!你在听的时候资讯都可以进去做一个整理,这个时候这个位置大概是什么,就可以听的出来了!
 
      Q:大家心中的"天才吉他手"果然名不虚传!
 
      A:没有没有!(编按:他相当谦虚而慌张的推辞着这个封号)直到退伍时,我才注意到听力这个问题;那时,我和小涂(涂惠源)刚要准备庾澄庆首张专辑,长时间的相处下,我才惊觉别人的听力程度!小涂真的很恐怖!吉他弦如果全部放松,"啪"的一弹,他竟听得出那是什么音。这个真的是基础!他用的是绝对音感,而我只能做到用比较的方式,听听这个音和哪个音的距离、位置,也就是相对音感。
 
      Q:这样说来,听力是可以训练的?需不需要自己订下标准?依自己的进度配合进阶的训练?
 
      A:听力当然可以训练!只是平常要多注意;我刚开始先听低音(Bass音),因为那是最容易听出来的,然后慢慢听Bass上面最不一样的部分,比方说下面弹G,上面弹F和弦;之后,变成五度、Diminish、减九和弦......慢慢往上爬。
 
      Q:您还没提到当初是怎样进入这个圈子的,是因为艺工队吗?
 
      A:其实所有的是都没有勉强。早在我加入学生乐团,偶尔做做校园演唱会时,就认识了一票玩音乐的人,而至今还"存活"且叫得出名字的:象张耕宇、庾澄庆...其实都是很久以前就认识的朋友。在我将退伍之际,是国语音乐的转型期,苏芮是那时期的代表。我一退伍就埋首做薛岳的专辑,在薛岳第一张的宣传期,自然而然的和他们"搅和"在一起,所有的人一起成长。
 
      有一阵子,我决定放弃吉他,考上学校准备念书去了!这时,突然有人打电话来,问我要不要一起录音、做唱片?就这样,我又很自然走进了这个圈子,说起来也是很巧合!回想更远以前的那个年代,那时的乐手是垄断的,但也是崇高、神秘的。他们总是留长发带墨镜,外人完全不知道他在干嘛?你连去录音室看都不可能!但我可能运气不错,当我们想要做这件事时,刚刚好MIDI时代来临,年轻的MIDI人可能就找和他们同辈的朋友,正因如此,我们才能顺利的搭上这班列车,一切都是机缘。
 
      Q:成为录音师是你从小的愿望吗?
 
      A:我从小的志愿和现在差很多,小时侯很想做Jimi Hendrix和Jimmy Page,但是实在是差太远;身为艺人的他们,可能一辈子就只要弹那几首歌,相较之下,我们一年不知要弹几千首歌!弹完我也忘记了,各种风格各种Style通通有,不太一样,真的差远了!
 
      Q:有没有比较擅长的乐风?喜欢何种乐风?
 
      A:我这个人比较喜欢跟着感觉走,并不会坚持特定的乐风。但以吉他艺人的角度来说,这样并不算好,比较缺乏个人特色。在这个环境需要的是:你要会很多东西去应付各种情况,可塑性要很强。
 
      其实我并没有喜欢的乐风哩!我所听的音乐,多半是与我的工作无关的东西。一张Chick Corea专辑,我可以摆在车上听个半年一年而不厌倦,听这些与工作上扯不上关系的音乐,纯粹是一种欣赏,一种相对的补偿作用。
 
      对于音乐的欣赏,我是很善变的,有的时候喜欢黑人、很JAZZ的,有的时候又喜欢来点狂野的感觉;总之,我没有固定的偶像!
 
      Q:江老师,请问您现在所使用到的器材有哪些?
 
      A:我并没有常用的器材,而且经常改变。我现在有一把Shecter,原因是因为我试过几种Fender的琴,我觉得它正是标准的Fender Tone;另外有一把Valley Arts,那一把非常好弹,还有一把Kansar,这把是纽约琴,也就是Dire Strait的Mark Knopfler使用的那种,那把很贵,但是我不喜欢!我的木吉他Martin 1996年纪念琴。还有一把尼龙弦的吉他,是Takamine。
 
      我现在的前级我很喜欢,是Custom Audio,还有一个Rocktron的Silencer,还有一个BBE的Compressor,还有一个是Simulators,ATA的真空管,还有Eventide的H300、SE Harmonizer,还有一台是Electronic的2290(Digitech Delay),Tuner就不用讲了!大家都差不多,大致就这样,然后用EV的喇叭。后级有两个:一个是Marshall,一个是Encorn。
 
      Q:每次录音光是器材就要用一卡车来载了吧?
 
      A:所以在这个圈子里还有另外一个特别的职业,就是搬乐器。
 
      Q:是否常有添购设备的动作?
 
      A:最近可能回添购一对Mesa Boogie的喇叭。其实还好哩!当个吉他手,除非你自己手痒!想要换...其实不须要太去换,不象MIDI。MIDI的花费就大了!
 
      Q:能否给想学好吉他的人一些建议?
 
      A:一般学吉他的人,总是想先学他想弹的歌,老师就会适应市场的需求,以这种方式教学生,这并不是个好现象!我觉得学习的****状况,就是抱持着"你自己去做一件事情"的观念,当你碰到很多问题时,那才是你的进步。你才会了解书上所写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到底该怎么用?因为你在这个状况里面。
 
      老实说,我刚开始知道Arpeggio技法,是模仿Led Zeppelin的Stair way to heaven时,那时候我就发现,其实他的Arpeggio不是固定的指法,而是取决于因的关系,视他对音的需要而定。我个人的习惯是:如果我想要某种弹奏方式,我就全心去经营那种效果,因为这样子的话,才会碰到很多问题,虽然这并非安全的方法!可是,正因如此,才比较容易进步。总之,要试着去碰到问题,否则,你将永远活在太平的日子,很难有所进步。
 
      Q:你是说并非一定要遵循现成的、固定的弹奏方式?花费的时间是否会相对增多?
 
 
      A:会!会很艰辛!常常绕了一大圈又回到原地,才进步那么一点点。早期录音时,常有这种感觉;比方说我今天录一首歌,想了很多细节,录完之后,自己可能觉得还可以,满意度普通,但唱片发行,电台、电视播放后,再次听到便发觉:"咦?没有什么嘛!"虽然如此,这中间有很多小东西已经被你解决了,你下次再用的时候,就更快了!其实进步都是在那些琐琐碎碎的小东西,还有一些小小的表情、小小的和弦安排,不断堆积出来的。
 
      Q:愿不愿意谈谈您在香港得到"****编曲奖",当时的心情?
 
      A:那首歌是在1992年底录的——周华健"花心"专辑里的"明天我要嫁给你"。在我出国前夕,他打电话找我为他录这首歌。当天,我们在录音室里,花了整个晚上讨论,那种感觉非常好!毕竟艺人自己参与制作,在当时并不普遍,我们就这样一边讨论一边做。到了半夜,我安排了琴及设备,之后便小睡了一会儿,一早起来,匆忙录完音就赶着离开。那时录完的整个感觉:很爽!感觉非常难忘!我们都知道这首歌一定不是主打歌,纯粹自己作爽而已。后来滚石宣传方向挪向香港,没多久,就传出在香港得奖的消息。之后,他们才打电话告诉我,原来奖已经领了!第二天我看报纸:"呜...没有我的名字..."
 
      Q:请问江老师,在您参与制作的专辑中,有没有比较满意的作品?
 
      A:我喜欢的东西都是小东西,比方说齐秦的上一张台语专辑中,有一首演奏曲的Intro我蛮喜欢的,但我不知道那叫什么名字?对我来说那是有Style的。当然,周华健那首"明天我要嫁给你"我自己也蛮喜欢的!做那首歌我尝试用另一种手法:我用Flanger的Line电吉他做底,十年前我就想到这个idea,包括音色。好容易逮到机会,这个想法便派上用场了。还有一首杜德伟早期翻唱的歌,叫做"Hello",那也是周华健制作的,他找上我,并说出他对编这首歌的要求,因为华健以前是民歌手,所以他希望每一张专辑都有一首民歌味比较重的歌,完全不考虑市场的问题——我也喜欢做这种事。
 
      最近还有一张比较喜欢的专辑,就是赵传的"素兰要出嫁",我个人认为那张专辑蛮有型的。说来好笑,那段时间,我编的东西常会固定同一个style,因那时候,我又将Deep Purple拿出来听一遍,他们喜欢将弹唱分开进行,我很欣赏他们的东西!所以,那段时间我只要碰到case,就会尽量灌输这种概念!
 
      赵传的"我来念歌咯"也是我蛮喜欢的一首。他丢给我的时候,我听到的还是"陈达"哪个年代的版本,和赵传的型完全不同。最后我想到一个办法:我运用"哇哇器"的效果,仿着月琴的弹奏方式,并将reverb全部关掉,作出干涩的效果,然后请赵传跟唱。我的构想原止于此,没想到在MIX的时候,录音师突发奇想的玩了很多效果,整首歌因此变得非常有立体感,很stereo。我喜欢这样的工作过程,讨厌遵循着既定的模式,而困住自己!
 
      Q:您有没有可能象某些乐手一样出个人专辑?
 
      A:说实在的,我不是没有这种想法,而是越来越小了。现在的我,仅想在工作上的变化中寻找乐趣,并不想勉强自己。况且,目前这个市场上,似乎没有多余的空间;曾经出过个人演奏专辑的前辈,并没有得到太多注意及认同,效果、反应都不理想。在没有媒体支援的情况下,我们几乎完全没有空间,没有社会地位!主持人在进行访问的时候,他可能完全不知道如何发问?事实上,在这个市场,你如果没有媒体,根本完全无计可施,这真是一件蛮可悲的事情!电视节目主持人,总是惯用主持秀场的方法对待乐手,其实这无非是一种羞辱!所以说,国内外的音乐环境的确不一样!
 
      上次我在录音室碰到黄中岳,见他正埋头苦干,录制自己的专辑,这种精神让人钦佩,因为他全部一手包办,在有限的预算里创造理想。我觉得很欣慰的是:还是有一些年轻的吉他手,为音乐理想而努力不懈,让我十分佩服!
 
      Q:在国内,这些属于非主流的市场,确实难以生存。
 
      A:国民的音乐素质也是影响因素。大部分人对于音乐,几乎都是同一角度的认知,不假思索的追随符合大众口味的音乐,跟的上流行、够热门的音乐,便能受欢迎;而那些冷门音乐,就在完全不被了解的情况下,忍受这着被忽略的份儿了!所以,想全面打开国内的音乐市场,可能不是件容易的事吧?
 
      G2:是什么原因驱使您走上了录音吉他手的生涯。
 
      江:我是从17、18岁的时候开始对音乐、吉他感兴趣的,那会是很单纯的喜好,也会到处收集唱片之类的。可是到我20岁的时候,因为面临到一些比较实际的生活问题,就停止梦想了,而且对音乐、吉他也不再那么着迷了。虽然在我22岁退伍之后,曾经为了赚点钱继续上学而从事过一些跟音乐有点关系的工作,但并没有真正找回对音乐的兴趣。后来直到我帮一个朋友从事一些唱片项目、接触到了录制唱片这个领域的时候,我才发现“这其实就是我的志向”,而且令我再次找到了17、18岁时对音乐的那种感觉。因此也就决定走录音这条路线了。
 
      G2:您从事唱片录制这些年来,一共录了有多少首歌呢?
 
      江:哦,这个真得是很难算。我曾经在2001年的时候收集过一些资料,因为当时有一个朋友要做网络公司并让我收集一些个人资料给他,当时我自己整理出来的List(歌单)就有1000多首,这1000多首都是在网络上面能够查得到的已经成了名的歌曲,而查不到的应该还有更多吧。
 
      G2:在您录制过的这么多作品当中,哪些是您自己比较满意的呢?
 
      江:老实讲,我所录制的这些歌曲和我自己的喜好有着很大的区别。我是属于那种眼高手低的人,我自己有我很喜欢的一些东西,但这些东西有99%我是做不到的。而平常我在工作的时候,只能去做那些我可以做得到的东西。所以几乎没有哪首作品是我自己比较满意的。其实录音本身是一件非常有乐趣的事情,它本身的这个过程和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都是非常有意思的。
 
      G2:从我们和您的接触以及一些与您合作过的朋友们的介绍来看,大家似乎都觉得您是一个工作非常认真而且态度非常好的人。
 
      江:我就是一个靠弹吉他谋生的人,对于我所接触的工作我一直都是在很努力的去做,而且我也一直是在和周遭的一些环境进行对抗。比方说我用的器材……就算是在台湾很好的年代,大多数吉他手也都是利用最低的成本和最快的方式去赚钱,而我则会遵从我自己的方式去追寻我想得到的和我的能力范围内能够得到的一些东西。
 
      G2:您从事了多年的吉他录制工作并且取得了非常显赫的成绩,那么您是如何跨出成功的第一步的呢?
 
      江:我可能命还不错吧。我和龙隆不一样,我没有从小学音乐的那个过程。但我小的时候,我哥哥就玩乐队,家里有很多像Black Sabbath,Deep Purple,Led Zeppelin这样的乐队唱片,我从小就听这些东西,而且很自发地用吉他来学习这些乐队的歌曲。我10几岁的时候能够玩乐队也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被一个朋友拉着去看另外一个乐队的排练,正好他们在排一些我所熟悉的那些歌曲,他们让我上去弹我就去弹了一下,后来过了一星期他们再排练就不叫之前他们那个吉他手而改叫我了,呵呵……后来我退伍之后进入吉他录音这个领域也是非常顺利的一个过程:有一个朋友过来找我和他一起录制唱片,那个人叫庾澄庆 ,我们当时凑了几个人找了一个房间里模拟录音棚的样子来录制Demo(小样),那个时候就开始觉得录唱片很有趣了,后来就进入了这个圈子,接下来就陆续有人找我去录唱片了。
 
      G2:那么技术上的一些问题呢?录音应该会对吉他手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吧?
 
      江:其实基本上我没有什么技术。你可以去注意一下我弹的那些东西,几乎没有什么难的东西,都是属于谁都可以弹的东西。这其实也是我运气好的一个方面。我并没有那个过程,像倪方来,他可能先是在家里苦练,然后到电视台积累了很多经验,后来才开始接触职业乐手。我倒不是,我能够进入这个圈子属于时势所驱。我们在刚刚弄唱片的那个时候,正赶上台湾唱片业大变革(有能力的一些人都被大的唱片公司签走了,台湾的唱片市场出现了中空的现象),而这个变化并不是我计算的,我就是顺着流。后来我也有想,我很幸运赶上了那个时期,如果往前一点或是往后一点都不行呵,就是在那个时间点上我掉进了这个圈子。其实在开始录唱片的时候我都只是有一些想法,那些想法主要是源于我小的时候所听的那些东西,但我当时并没有那个技术,我只是比别人多了那个机会……我们做的第一张庾澄庆的唱片《伤心歌手》虽然后来卖得很烂,但我们这几个人都受到了瞩目,像涂惠元、徐德昌……我们这团人大致上在当时都得到了很好的回报。
 
      G2:在与您合作过的众多制作人、歌手当中,能列举几个与您合作最默契的人吗?
 
      江:应该说都还不错啦。因为和我进行交流的人都是懂音乐的,交流起来比较地容易勾通。
 
      G2:在您有些作品当中,我们偶尔也会听到一些带有爵士色彩但又和爵士吉他有些差异的木吉他演奏,而且演奏难度也比较难。您也有研究过爵士音乐吗?
 
      江:我在20~22岁当兵期间,确实学习过爵士乐,也花心思研究过,但我始终也没学明白。我觉得学音乐和学语言差不多,如果今天把我丢到洛杉基2个月,也许我很快就能学会不错的英语。我和龙隆不一样,我没有接触爵士乐的那个环境,我小的时候听的最多的就是ROCK类的唱片……但是我还是要感谢我曾经有过的学习爵士乐的那个过程,那些对于我后来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再有就是我要感谢当兵的那2年时光。在当兵之前我虽然可以弹一些歌曲,但那时的我只是一个“白痴”,并不知道自己弹的是什么东西。还好有了当兵的那2年时间,我才得以认真地做了一些学习和积累。当兵期间,我为大量我所喜欢的歌曲都写了总谱,并分析各个声部之间对应的一些关系,这段经历对我的帮助非常的大。
 
      G2:在您的工作历程中,遇到过什么大的阻碍吗?
 
      江:我真的是很幸运,从进入这行到现在我的工作一直都比较顺利。****的阻碍应该是……1999年大地震之后,整个台湾的经济、政治啊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倒是这些原因多少让我遇到了一些阻碍。但就我工作来说的话,即便是我遇到过哪些歌真的非常难编,但最后我也都过关了。而且困难大的时候,在克服之后我都会特别高兴。
 
      G2:您这次从台湾来北京发展,是不是也从困难中找到了快乐呢?
 
      江:我能够来这边发展真的是很高兴。我非常喜欢这边,这边的作品非常的有文化,而且样式很多。来这边虽然是个挑战,但我感觉这边充满了希望。这么多有才华的人,这么多好的音乐,我感觉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G2:在您看来,年轻一代的吉他手怎样才能进入职业吉他手这个圈子呢?
 
      江:我一直是这样认为:有才华就一定能够出头。我记得在1988年的时候我收了3个学生,其中有一个学生我觉得他非常的有才华。我后来回家还和我太太说:“我有一个学生非常的有才华,他现在要去当兵了,两年之后他回来时我恐怕就要没饭吃了。”结果还好,他当兵回来之后并没有马上就让我没饭吃,不过这几年压力就来了。这个人叫黄中岳,呵呵……
 
      G2:您好像还写歌吧,像《痛并快乐着》在我们这边获得的评价就非常之高。
 
      江:其实我总共只写过3首歌啦,而且都是在1995年完成的。还有一首是苏有朋的《走》,另外一首是……我已经完全忘了,呵呵!我也是到这边才知道《痛并快乐着》的评价还不错,但这首歌在台湾并不成功。
 
      G2:您以后还有继续写歌的打算吗?
 
      江:有啊。我有往写曲方面发展的打算。
 
      G2:下面让我们来谈谈您的设备吧。刚才一进门,我就对您的音箱连接方式很感兴趣,能介绍一下吗?
 
      江:哦。这个连接方式是我看杂志学来的——将前级部分和功放、喇叭分开连接,将前级部分放在控制室中,将功放和喇叭放在录音间中。
 
      G2:这种录音方式在台湾有很多人用吗?
 
      江:就我一个人这么用,呵呵……
 
      G2:这种连接方式有什么好处吗?
 
      江:这种连接方式比较的科学。我不建议使用COMBO(一体化吉他音箱),因为吉他和COMBO的连接线是非平衡的,如果吉他手在控制室中而将COMBO放在录音间进行拾音的话,势必需要一根很长的信号线,而这种很长的非平衡信号信对音质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吉他手也站到录音间中带着耳机进行录音。但对于大多数工作来说,吉他手是需要在控制室里面和制作人进行交流的,因此使用前级+功放+喇叭并用平衡信号线分离连接是比较科学的一种做法。前级放在控制室中,它出来的就是很纯的AMP(音箱)的声音,并通过平衡信号线连接到录音间中的功放,再通过功放连接到喇叭。这种连接方式信号损失比较低,而且可以****限度的降低噪音。
 
      G2:向我们介绍一下您现在使用的这些设备吧。
 
      江:我现在用的是一台Custom Audio的电子管前级、一台Eventide H3000s周边效果器、一台TC-Electronic的G-Major周边效果器、一台Carvin的功放和一支12"的Mesa Boogie喇叭,用Shure的SM 57话筒进行拾音。吉他方面我始终会保持有一把单线圈的Stratocaster型电吉他、一把Telecaster型吉他、一把双线圈拾音器的吉他;木吉他会保持一把尼龙弦吉他、一把6弦钢弦吉他和一把12弦钢弦吉他。
 
      G2:您有收藏吉他的爱好吗?
 
      江:我曾经想做个收藏家,可是我没有那个本钱。其实以前我有过很多把吉他,但是后来都被陆续卖掉了。因为有些吉他我当初买的时候只是为了圆我小时侯的一些梦想,但那些琴并不是很实用。
 
      G2:您在录制吉他的时候,是否会将周边效果一同录到录音机中?
 
      江:我在录音的时候,混响是不加的,是用干声,因为混响部分要留给混音师去加。而其他的效果,像Chorus、Flange、Delay……我会根据需要加进去的。
 
      G2:您平时是否经常运动啊?从相貌上来看真的很难想象您已经44岁了?
 
      江:说来惭愧啊。我到这边来之后一直想要加强一下锻炼,可始终还没有去做。我曾经有一段5年的潜水生涯,不过最近没什么运动了。可能是我太幸运了,呵呵……
 
 
江建民历年大事:
1983年加入薛岳"幻眼合唱团"
1985年加入庾澄庆《伤心歌手》专辑制作
1987年加入齐秦"虹"工作室
1988年录制齐秦《爱的喧言》专辑制作
1988年脱离"虹"工作室独立发展
1989年录制赵传《我终于失去了你》
1989年录制庾澄庆《快乐颂》专辑
1992年录制张学友《吻别》
1993年录制编曲蔡琴《恰似你的温柔》
1994年获"香港十大劲歌****编曲奖" (周华健"明天我要嫁给你")
1994年录制范晓萱「小魔女魔法书」
1995年作曲齐秦《痛并快乐着》
1995年作曲苏有朋《走》 
1996年录制动力火车第一张专辑 
1997年制作齐秦英文专辑《LONGER》
1997年录制编曲陈慧琳《制作浪漫》
1997年录制编曲范晓萱《DARLING》
1998年录制编曲迪克牛仔《三万英尺》
1998年制作熊天平《另一类吉他创作集》
1999年录制编曲刘德华《笨小孩》
1999年录制编曲陶晶莹《离开我》
2000年录制编曲张惠妹《我可以抱你吗?》
2001出版吉他教材《天才吉他手》
2002年录制编曲黄征《爱情诺曼底》
2003年录制阿桑《受了点伤》
2004年只身前往北京发展
2005年录制编曲胡杨林《香水有毒》
2006年录制编曲张萌萌《你喝高了吧?》
 
 
厦门吉他网
厦门吉他培训中心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软件下载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管理登录  
版权所有2024厦门吉他网(www.xiamenjita.com).中国 .厦门.
Copyright ©www.xiamenjit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ljw@jmu.edu.cn QQ:892368450
公安机关备案号:35021102000084
闽ICP备080035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