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厦门吉他网首页 ->吉他演奏法 访问次数:8670702 2024年5月18日 星期六
     
 
  ★ 欢迎光临厦门吉他网! 厦门吉他培训中心(Amoy Guitar Training Center)是您厦门学习吉他的第一选择!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立即注册
 
浅析挂留和弦的构成原理与应用
吉他的音色问题
吉他习琴者常见的几个问题及成
西班牙学派的右手触弦点
中央音乐学院杨鸣:10岁到1
古典吉他自然扫弦法的音色练习
更多>>
巴赫《恰空》chaconne
《樱花主题变奏曲》解析
《加州旅馆》翻译与分析
《维拉罗勃斯第二首音乐会练习
索尔《月光》的演奏分析
玛拉兹的《西班牙小夜曲》解析
 更多>>
  ||------吉他演奏法------||
如何进行音乐(吉他)启蒙教育
作者:admin  文章来源:厦门吉他网  添加时间:2009-4-3  点击次数:2247

       如何进行音乐(吉他)启蒙教育

 

一.对宝宝的音乐教育

 

1.怎样给宝宝进行音乐启蒙

1)对宝宝的音乐启蒙应始于胎教。因为早在母腹中胎儿就有了听觉, 所以在母亲怀孕期间应该让胎儿多听音乐。

2)爸爸、妈妈要让宝宝一出生就生活在充满音乐的天地里,放轻音乐刺激孩子的神经发育,进行音乐的启蒙训练

3)随着宝宝的成长,爸爸、妈妈可选择各种情绪的乐曲、歌曲和宝宝一起欣赏,并以自己的情绪感染宝宝,使宝宝会逐步感受乐曲、歌曲的性质,如活泼、欢快、抒情、柔和,并做出相应的情感反应,如高兴、生气,让宝宝分别用表情和简单的动作表达出来。

4)爸爸、妈妈可购买一些小乐器,如铃鼓、钢片琴、电子琴、口琴,也可以自制一些沙球、响板等,让宝宝自由地去摸摸、敲敲、吹吹,发出各种声音,激发宝宝的兴趣。

5)用铃鼓、沙球等打击乐器,让宝宝感知节奏。爸爸、妈妈敲出什么样的节奏,让宝宝也敲出相同的节奏。

6)爸爸、妈妈可以选购一些旋律优美、歌词简单、情趣性高、游戏性强的婴幼儿歌曲磁带,放给宝宝听。在宝宝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再教宝宝唱。还可以教宝宝做简单的动作,做音乐游戏。

 

2.怎样教宝宝玩音乐游戏

对于宝宝来说,爸爸、妈妈和他们一起玩音乐游戏是件很开心的事,可对于年轻的爸爸妈妈来说,怎样和宝宝玩音乐游戏还缺乏经验。那么怎样和宝宝玩音乐游戏呢?爸爸、妈妈可在家里为宝宝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音乐环境。如经常播放音乐,并根据宝宝“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以动作来表达和理解内容,引导宝宝听了音乐后唱唱、跳跳、玩玩,把音乐和玩耍融于宝宝的生活之中。爸爸、妈妈要兴趣盎然地和宝宝在一起玩多种有趣的音乐游戏,形成一种生活习惯。

 

3.怎样用形体表现节奏

用形体动作表现节奏,就是以音乐刺激听觉,产生印象,通过身体的动作来表示音乐的情绪、节奏、速度、力度等。对孩子来说,就是听音乐时,用身体的动作来体现节奏。由于幼儿期的孩子一般都比较活泼、好动,这种活动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及认识能力,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节奏感。如何教育孩子用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节奏呢?

1)首先应该培养孩子用形体动作表现节奏的兴趣。可让孩子观察人体本身的许多动作中包含着强烈的节奏。如爸爸走路的动作,妈妈织毛衣的动作,哥哥姐姐做操的动作等,让孩子感受形体动作能表示节奏。

2)和孩子一起编些简单的体态律动。可选择切合孩子日常生活的内容,如穿衣、洗脸等动作,配上简单优美的音乐,表现节奏。还可以让孩子模仿喜爱动物的动作,听音乐表现节奏。如:小兔跳、小鸭走、大象甩鼻子等。为了提高孩子练习的兴趣,成人可以参与和孩子一起做,并注意培养孩子合拍的能力。

3)选择有趣生动、强弱节奏比较明显的乐曲,让孩子随着音乐的反复用形体动作来体验节奏的快慢和强弱变化。例:让孩子跟着音乐节奏走步,要求走步的速度与音乐的快慢一致。音乐快,走得快,音乐慢,走得就慢,用走步的动作来表现节奏。还可用嘴巴发出象声词来伴随动作,体验节奏的强弱,例:一边听音乐一边打鼓,嘴里随声发出“咚咚咚”的打鼓声。音乐强,打鼓动作重,嘴里发出的声音也高。音乐弱,打鼓的作轻,嘴里发出的声音也轻。

4)在孩子基本掌握了用手、脚等表现节奏后,要引导他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头、肩、腰等)来表现节奏。在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时,一定要注重让孩子自由发挥,即兴表演,切记不要记孩子一味模仿大人的动作。孩子出现动作不协调等现象是难名胜的,应在成人的引导下进行自我调整,达到形体与节奏的协调统一。

 

一些对音乐并不内行的家长总认为孩子的音乐才华只有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才可以得到发展。父母不懂音乐所以无法为自己的孩子提供指导。其实这种看法并不正确。不内行的家长也可以对自己的孩子进行音乐能力的早期启蒙。儿童心理学家已经发现在儿童早期,特别是4~6岁的孩子对声音和音调特别敏感。学习拉提琴最早可以在3岁,弹钢琴最早可以在5岁。因此0-6岁学龄前期是开发儿童音乐才能的重要时期。对音乐并不内行的家长在家里同样可以对孩子进行音乐方面的启蒙。

 

家长应坚信每个人都有音乐智能。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学说,音乐智能是指一个人在音乐演奏、创作和欣赏方面的技能。而音乐智能在结构上几乎和语文智能平行。我们可能像培养孩子说话一样来培养孩子的音乐才华。

 

和语言一样,音乐也是孩子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学龄前儿童的音乐启蒙是为孩子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爱好;让孩子从了解什么是节奏开始理解音乐;让孩子学会用音乐来表达自我。

 

著名的幼儿音乐教育家卡尔·奥福认为音乐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可以和唱歌、游戏、律动甚至语言结合在一起形成整体。其实这一观点并非卡尔·奥福独创。在中国古代就有诗乐舞一体的传统。人们可以通过有韵律的诗歌和舞蹈对孩子进行音乐的训练。而这些对于众多家长来说并不困难。

 

回忆一下孩子学习说话的过程:母亲感觉到胎儿对声音能够感知。出生后,孩子听到大的声音会出现定向反射和惊跳反射。家长们发现3-4个月的孩子常表现出倾听音乐的样子。孩子一出生就浸沉在一片声音的海洋里的。他们总是听的比说的多。成人利用一切机会与孩子对话,对话内容离不开孩子的现实生活。因为家长们知道这样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语言。同样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也是这样。首先应该让孩子熟悉各种声音,倾听各种的曲调。有资料显示孩子听莫扎特的小夜曲可以使他的容貌产生变化。这样的孩子显得更活泼,眼神也与别的孩子不同。但这些远远不够,听到音乐与理解音乐有一定的距离。最初孩子可能只是喜欢阴阳顿挫的好听音调,所以要对他们进行各种声音的刺激,帮助他们辨别每一种声音的不同。选择音乐不要一味地选择慢曲或摇滚乐,而应选择活泼的曲调并配以说白言语。这种音乐与语言的结合可以减少音乐的抽象性。对孩子的音乐刺激也不能泛滥,以免引起他的厌倦。就像让孩子学习语言一样,让音乐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家长可以抱着孩子和着音乐的节拍跳舞,在音乐声中和着节拍与孩子一起做游戏、一起唱歌、一起做事。家长可以把所知道的各种地方小调、民谣唱给孩子听,让他将音乐与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在一起。

 

当家长发现孩子听音乐时很自然地会把身体或身边任何一个东西作为表现节奏的工具摇摆或敲打时,家长就可以通过让孩子为音乐打节拍,来增强他对音乐的理解。孩子随着音乐做出的有节律动作如踏、跳、拍身体某个部位、转、点头、敲等等,正是他了解并掌握音乐的开始。此时的家长可以通过有节律的儿歌、甚至加上节奏的语言来让孩子跟学或跟着打拍说话。让孩子像理解语速的快与慢一样来理解音乐的节奏与节拍。

 

为增加孩子的兴趣,家长还可以和孩子玩音乐游戏:让孩子为他所熟悉的歌曲改配新词;用打拍子或口技来再现他所听到的任何声音。打拍子时可以使用家制的简单打击乐器如锣、铃等。也可以用任何能发出声音的锅、桌子、地板、碗等东西。还可以用从口到脚的身体各部位的拍打来打出心脏的跳动及汽车的喇叭的鸣叫等声音。在与孩子玩游戏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随时让孩子感受自己的呼吸与心跳,寻找自然的节律和动作的重量与力度方向。让孩子发出的声音更富美感。这样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下,自己寻找甚至制作可以发音的乐器,用语言外的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这些都可以大大激发他对音乐的兴趣。

 

在孩子对音乐和节拍都熟悉后,家长要鼓励孩子为自己熟悉的歌曲配上自己创编的新歌词,并自己唱出来或跳出来。还可以让他用自己喜欢的节奏或韵律来说话或再现他的所见到和所听的事物。在某种程度上,这就是孩子用音乐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

 

其实学习歌唱、和着音乐的说白及乐器都可以启发孩子的音乐才华。但乐器的学习对学龄前的儿童来说并不适合每个孩子。而歌唱与说白更符合这个时期孩子有意注意不足、意志力不够的特点。过早地让孩子接触乐器,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使孩子在枯燥的反复学习中失去对音乐的兴趣。而歌唱和说白更适合扮演音乐启蒙的主要角色。家长可以在孩子对音乐感兴趣的情况下再引入适合孩子个性的乐器。

 

早期的音乐启蒙不仅可以发展孩子的音乐智能而且可以提高孩子对外界环境敏锐的感知力、积极主动的探索心理、愉快的心境,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家长与学龄前儿童一起的时间最长,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来对孩子进行音乐的启蒙。

 

怎样对幼儿进行音乐(吉他)启蒙。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宝宝接触音乐越早则越有益处。音乐不仅可增进宝宝的乐感,更重要的是多听西方高雅的古典音乐,还能开发宝宝的右脑,从而使左右脑功能平衡。

 

对幼儿进行音乐(吉他)启蒙的方法如下:

 

1.让宝宝聆听周围的声音

 

如果你的宝宝刚刚出生,便应该逐渐引导聆听周围的声音及音乐:如能发出悦耳声音的玩具、风铃等等。自然界的声音:如刮风声、雷雨声及雨滴声、流水声;各种昆虫、鸟类、家禽发出的鸣叫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声音:如火车的隆隆轰鸣声、飞机的嗡嗡声;汽车、火车及轮船发出的鸣笛声。

 

让宝宝辨别家中亲人的说话声音: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邻居的说话声音,辨别人们表达的不同情感,如高兴、生气、着急等。如果你的宝宝已经大一些了,可以让宝宝闭眼听三种声音,即小铃、小鼓及木鱼。然后,请宝宝说出声音的发出顺序。唱不同的歌曲给宝宝听,给宝宝听不同乐器的声音,如口琴、笛子、小提琴、钢琴、手风琴等;听不同乐器演奏的乐曲或交响曲。

 

2.玩能制造悦耳声音的游戏

 

当宝宝能和你一起玩游戏时,就可以和他一起玩能制造各种声音的游戏:如用小木棒敲击翻过来的桶、锅、盆、陶器以及各种能敲击出悦耳声音的用具。也可将沙子、小石头装入废弃的纸盒或不透明的小瓶中,让宝宝摇摇,听听会发出什么声音。

 

把多个装有不同体积水的瓶子,让宝宝用汤匙轻轻敲打,每个瓶子会发出不同的音高。摩擦不同材质的东西,如搓玻璃纸、纸袋、塑料袋;把橡皮筋抻长后放开,就能够发出弦声。

 

有条件时,妈妈可敲打真正不同的乐器,然后,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排列出和谐的节奏。如先敲定音鼓“咚咚”两下,随后敲三角铁“叮”一下。这样,即可有序地排列出“咚咚叮——咚咚叮……的音乐节奏”。经常这样训练,能增强宝宝的节奏感。

 

3.做有节奏感的游戏

用拨浪鼓、铃鼓打出有节奏的声音让宝宝听,然后,让宝宝自己拿着敲打。让宝宝骑在妈妈的腿上,一边给念有节奏的儿歌,一边使宝宝身体上下颤动。与宝宝一同做拉锯、扯锯的游戏,并且一边做一边唱歌;或有节奏地念儿歌。用两块竹板(可用积木代替),敲打出快慢、长短不同的声音,以表示不同的动作。让宝宝听一听,哪个声音像马儿在奔跑?哪个声音像大熊走来了?让宝宝做各种模仿动作,如打鼓、吹喇叭及学小兔跳、小鸟飞。

 

4.让宝宝多听音乐或给他唱摇篮曲

 

宝宝在3岁前听觉最为敏锐,是训练音感的****时机。因此,从宝宝一出生起,妈妈每次喂完奶,一边轻轻拍动宝宝的背,或轻轻推动摇篮,一边哼唱摇篮曲。妈妈给宝宝唱摇篮曲,或是经常播放一些旋律优美的世界经典名曲,如莫扎特、肖邦、舒伯特、勃拉姆斯、李斯特等伟大音乐家的作品。不要总是听一两首曲子,听熟后就要进行更换。这样,可使宝宝从多次反复的听唱中,产生熟悉的感觉,从而体会到乐曲中的节拍、音调及强弱。由此,听力将会有所提高,有助于宝宝学习语言,增进记忆力、模仿力和专注力。更为可贵的是,能够促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对幼儿进行音乐(吉他)启蒙教育。对23岁的孩子进行音乐教育,成人大致有以下几种态度:

1、认为孩子年龄尚小,根本不懂得什么是音乐,也不会欣赏音乐,对他们谈音乐就如“对牛弹琴”。因此,成人无需在此花费时间和精力。

2、有些懂音乐的成人,对孩子学音乐抓得太紧,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一下子就变成贝多芬,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学习。

3、运用各种适合孩子的方法对孩子进行音乐(吉他)启蒙教育,以启迪孩子的智慧。成人的做法和态度哪一种好?肯定的回答是第三种。

 

那么,成人该怎样对23岁的孩子进行音乐(吉他)启蒙教育呢?

 

1、成人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充分认识到对孩子进行音乐(吉他)启蒙教育的重要性。孩子心理发展尚未成熟,难以接受复杂的知识结构;孩子生理发展也不成熟,神经、骨骼等没有发育完善,不可能掌握高难度的技巧动作。因此,对孩子进行音乐(吉他)启蒙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孩子打开音乐世界的大门,引导他们去观察、欣赏五彩缤纷的音乐天地,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探究艺术奥秘的愿望。

2、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让孩子多接触音乐。早晨起床时,播放轻声悦耳的音乐;游戏时,配上活泼有趣的音乐;晚上睡觉时,放一段温柔、安静的摇篮曲。总之,要在生活中恰当地不断提供音乐刺激,激起孩子愉快的情感,使孩子的音乐天赋得以很好的发挥。

3、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一些简单、有趣味性的音乐活动,让孩子主动参与,激发孩子参加音乐活动的愿望。可选择一些富有情趣的、歌词生动的、孩子能理解的歌曲让孩子学唱,如《小白兔》、《大公鸡》等。还可教孩子拍拍手、跺跺脚来训练孩子的节奏感。准备几种乐器,如电子琴、扬琴、小铃、铃鼓等让孩子去摸摸、敲敲、打打,感受不同乐器发出来的声音等。

4、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去感受音乐的美。听听鸟儿婉转的叫声、虫儿唧唧的叫声、呼呼的风声、嘀嘀嗒嗒的雨声等,激发孩子对音乐的热爱

 

给宝宝一个好的音乐(吉他)启蒙

 

心理学家费尔巴赫曾用“生活中偏理性”来描述男性。在音乐这样一个感性的王国里,也许父亲的理性能带给孩子对音乐更自然、更宽容的理解。而且,父亲应该对音乐的“品质”把关,让孩子从小听到的是真正的音乐,而不是噪音。

 

我们的父爱主张:听音乐而不是放噪音。音乐本该是用来欣赏和享受的,但是稍有不慎,音乐就可能变成伤害孩子的噪音和孩子的心理负担。妈妈们总是很热衷地送宝宝去学琴或者参加各种音乐兴趣班。而这时,理性的老爸如果能让宝宝发自内心地爱上音乐和学会欣赏音乐,那可就需要点儿自己的修炼了。

 

“音乐大师”训练营

让宝宝爱上音乐、了解音乐,并不能只带着他在歌声和游戏里“潜泳”,你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带着他游向音乐深邃的海洋。

 

关于品质:我们建议老爸要比妈妈更加关注音乐的“品质”。因为,音乐(吉他)启蒙不应该是仅仅让宝宝听到音乐,而应该是让宝宝听到最好的音乐。

1.家庭音响:给家里置办一套比较好的音响设备。不用太专业和昂贵,但是要有精准的选择。不少网站和论坛里都有关于怎样用最有限的钱买到最好的音响设备的介绍。比如一些器材的品牌不大,但却是做专业音响设备出身的,选择这些品牌的音响产品应该是明智之举;音箱不一定买“发烧”级的,但摆放得有技巧就能做出“环绕”的效果,这样给宝宝听的音乐会更有立体感。

 

2.车内音响:给自己的车里安装音效较好的播放器也很必要,无论是送宝宝上学,还是全家自驾游,美妙的音乐都能陪伴你们全程。而且,车内的空间狭小,宝宝会对播放的音乐相对专注,所以他在车里听音乐的时间虽然短暂,印象倒可能更加深刻。

 

3.播放品:要注意CD或磁带等播放品的品质。不要只注意曲目,而忘记了演唱、演奏者及录制的水准。比如,听世界名曲,就要选择世界知名的交响乐团录制的版本。

 

4.音乐玩具、教具:给宝宝选择的音乐玩具一定要挑剔一些,音色优美、音调准确是起码的标准,最好是专业的音乐教具。如果是选琴,一定要选择专业水准的产品。不要认为随便给宝宝买个劣质的电子琴随意弹奏能培养宝宝的乐感,这样往往会伤害孩子的音乐敏感及欣赏力。

 

5.音乐(吉他)启蒙班:如果要把宝宝送到一些音乐(吉他)启蒙班,一定要挑选那些正规、严格、高水准的机构。学就要正规地学,不管孩子多小。

关于启蒙:关于音乐(吉他)启蒙,大多数妈妈都已经做得很好。她们能每天给宝宝播放音乐,和宝宝做音乐游戏,或者带宝宝去学习乐器。但是,老爸的音乐直觉却能给孩子一个更纯粹的音乐世界。

 

0岁之前****音乐老师

很多妈妈都有这样的体验:孕中晚期,每天老公下班前,肚子里的胎儿就动得厉害。等老公进了家门,对宝宝说几句话,肚子就平静了。医学研究表明:胎儿在子宫内最喜欢也最适宜听到的是中、低频的声音,而男性的说话声及唱歌的声音正是以中、低频为主。所以,爸爸是音乐胎教中的****任课老师。爸爸更要经常地给没见过面的小宝宝唱歌,也可以哼唱些自编的优美旋律。这些歌曲和旋律将成为你们之间的“联络暗号”,你一哼唱同样的歌他就会停止哭声,好奇地看着你。不信?试试看。

 

03岁****DJ(音乐播放师)

妈妈买回来的音乐CD不少,但是要听什么、怎么听,老爸有时却是最有灵性的DJ

1.给宝宝放音乐的时候,一定要和宝宝在一起。可以把他抱在怀里拍打旋律,也可以抱着他一起跳“国标”。总之,不要给宝宝打开音乐后就去干别的,这样宝宝会把音乐和分离焦虑联系在一起。

 

2.不要只把音乐当成背景或隔绝外部世界的屏障。有研究表明,一些孩子整天沉浸在音乐中,会使他们变成“聋子”。要多和孩子交流,比如可以把他听的音乐和他做的事、玩的玩具联系起来。

 

3.不要只给宝宝听一种音乐,也不要认为只有儿歌才适合孩子,任何旋律优美的音乐孩子都会喜欢。多样式的音乐以及那些节奏多元、曲式均衡、主旋律突出的曲目还有助于宝宝的智力发育。

 

4.支持“原创”。这里指的是你要自己多给孩子唱歌、多和他一起唱歌。对于8个月以内的孩子,“人声”更优美。

5.大自然里的音乐更应该是你选取的曲目。你可以经常提醒宝宝注意倾听小鸟的鸣叫、呼呼的大风、雨点的嘀嗒……

 

36岁****场外指导

已经畅游在音乐海洋里的他仍需要你的帮助。

1.多和孩子聊音乐。比如听完一支曲子后,共同说说感受。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体验到音乐对情绪调节的魅力。让孩子学会一种情绪自控的方法。

2.告诉孩子学乐器并非是要当演奏家或者掌握一技之长,而是希望他有个终身相伴的朋友。但是想要交到真正的好朋友肯定要付出努力和有所牺牲,比如玩的时间。这样可以减少孩子对学习乐器的逆反心理。

 

3.不必褒贬不同类型的音乐。世界名曲好听,但是也不要拒绝和孩子一起欣赏那些旋律优美的流行音乐。帮助孩子接受更广泛的音乐也许能使他的内心也变得包容。

 

4.千万不要强迫孩子在外人面前表演。如果虚荣的妈妈想这样做,你一定要制止她。儿子和他同龄的小伙伴有点儿不同,他不喜欢流行歌曲,一听流行歌曲就笑,说这就是他表哥喜欢的那种歌。陪他表哥看周杰伦的现场演唱会居然呼呼大睡。他喜欢英式的摇滚乐,喜欢美声,喜欢那些有流行色彩的古典音乐。这可能跟他弹钢琴有关,但更大的是受我影响。我就喜欢在家里、车里放这些音乐,他也就跟着喜欢了。

 

温馨提示

1.不要把音响放在婴儿的床头。距离太近会使音乐变成噪音,磁场过大也不利于孩子的健康。

2.在家里播放音乐时,最适宜的音量范围是4060分贝。而且不要同时打开电视。

3.1岁以内的宝宝听音响设备里播放出的音乐时间不宜过长,每天1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4.超过90分贝的声音就可能对孩子造成听力永久性损伤。小喇叭约90110分贝,挤压玩具约110分贝,那些闪着灯、会唱歌和跑动的电动玩具约130分贝,所以这些都不是孩子的音乐(吉他)启蒙品,而是孩子的听觉“杀手”。

 

厦门吉他网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软件下载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管理登录  
版权所有2024厦门吉他网(www.xiamenjita.com).中国 .厦门.
Copyright ©www.xiamenjit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ljw@jmu.edu.cn QQ:892368450
公安机关备案号:35021102000084
闽ICP备080035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