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厦门吉他网首页 ->音乐大世界 访问次数:8670702 2024年4月25日 星期四
     
 
  ★ 欢迎光临厦门吉他网! 厦门吉他培训中心(Amoy Guitar Training Center)是您厦门学习吉他的第一选择! 
 
     
 
 
用户名:
密  码: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立即注册
 
浅析挂留和弦的构成原理与应用
吉他的音色问题
吉他习琴者常见的几个问题及成
西班牙学派的右手触弦点
中央音乐学院杨鸣:10岁到1
古典吉他自然扫弦法的音色练习
更多>>
巴赫《恰空》chaconne
《樱花主题变奏曲》解析
《加州旅馆》翻译与分析
《维拉罗勃斯第二首音乐会练习
索尔《月光》的演奏分析
玛拉兹的《西班牙小夜曲》解析
 更多>>
  ||------音乐大世界------||
“新艺术”时期马肖的经文歌世俗性/李建武
作者:李建武  文章来源: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添加时间:2008-12-25  点击次数:6149

    “新艺术”马肖的经文歌世俗性/作者:李建武.厦门集美大学艺术学院

    转载于《沈阳音乐学院学报》。马肖的经文歌《优秀的牧羊人》分析——兼论“新艺术”时期经文歌的世俗性特征及其世俗化的原因。作者:李建武/厦门/集美大学艺术学院

 

    【内容提要】

本文首先对马肖的经文歌《优秀的牧羊人》进行了分析,内容包括:曲式结构、和声音程、旋律音程、节拍与节奏形态、变化音级、调式、终止式、歌词等方面,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新艺术”时期经文歌如何体现出世俗性特征及其世俗化的原因,文章最后指出“新艺术”时期的经文歌体现出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

    【关键词】:“新艺术”、马肖、经文歌、世俗性

 

经文歌MotetMotetus拉丁是一种复音音乐,可以归属于合唱音乐体裁[1]其名称的来源与法文mot(词)”有关,指为增加的声部所填的词,最初指特定的一个声部,后来泛指整个作品。13~16世纪是经文歌的主要发展阶段,14世纪前后的经文歌指宗教专用歌曲,它根据原先存在的旋律配上歌词,再以对位的手法加上其它的旋律和歌词。一个奇特的现象是:作为宗教歌曲的经文歌,在这个时期却有大量的世俗因素。本文通过对“新艺术”时期的一首经文歌进行分析,并且进行横向比较,试图揭示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通过文献检索可以发现,关于“新艺术”时期经文歌的研究非常少,本文在作品分析的基础上,从经文歌世俗性的角度进行研究是有一定价值的。

在西方音乐史上,14世纪“新艺术”时期处于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的过渡时期,纪尧姆·德·马肖(Guillaume de Machaut 1300-1377),是法国“新艺术”音乐的代表人物,其音乐作品幸存有140首,其中经文歌有23首,马肖的经文歌集中体现了“新艺术”时期经文歌的特点,经文歌《优秀的牧羊人》(《Bone pastor Guillerme /Bone pastor qui pastores/Bone pastor[2])创作于1324年,是其可以确定时间的最早的经文歌,下文首先对经文歌《优秀的牧羊人》进行分析,然后论述了“新艺术”时期经文歌如何体现出世俗性特征及其世俗化的原因。

 

、经文歌《优秀的牧羊人》的音乐形态与歌词

《优秀的牧羊人》是一首的等节奏经文歌(Isorhythmic Motet),克勒(Color)与塔利亚(Talea)结合在一起构成等节奏,克勒是固定使用的旋律音列,塔利亚是预先设计的节奏型。马肖的经文歌继承了维特里[3]的创作传统,主要使用了等节奏手法。该经文歌第一声部(Tenor)中的塔利亚是一个包含了8个音符的复杂节奏(见下例),由三个休止符分成清晰可辨的三节,音高从C环绕下行到纯五度的F,并且结束音总是持续两小节的长音F。该塔利亚先以同样的节奏完整呈现四次(第1-32小节)构成该经文歌的第一部分,然后以缩减一倍时值的节奏呈现四次(第33-64小节)构成该经文歌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比率是21,曲式结构图表如下:第一部分(1-32) ColorA(1-16) ColorB(17-32)第二部分(33-64) ColorA(33-48) ColorB(49-64)

在第一部分,上面的声部加强了Tenor声部的周期,不但一致的终止在F音上,而且以不变的节奏出现在两个塔利亚的连接点之间(第19-29小节、第43-53小节、第67-77小节)。休止部分和模仿部分(第21/24小节、45/48小节、69/72小节)两者有助于听众感知到此处上方声部的节奏。在第二部分(即缩减部分),上方声部也使用等节奏手法,它们节奏的周期性与低音声部十分相似(比较第97-108小节、第109-120小节、第121-142小节)。上方声部独特的Hocket[4]手法(断续歌)和必然的F音终止,使这部分的塔利亚变得非常容易识别。在第二部分中,节奏的活力增加十分明显,不仅因为低音声部速度的增加,还因为轻快的Hocket手法的运用,也因为低音声部与上方声部之间在节拍方面的冲突(从技术上讲,低音声部含有三单元的完整二全音符,上方声部包含有两单元的不完整二音符),因为这种冲突只在F音终止时得到解决,使得这些终止的重要性在第二部分中显得十分突出。每部分包括两个完整的克勒,每个克勒又依次被两个塔利亚分成等长均衡的两节,两个塔利亚把完整的克勒分成平衡的两节,例如第一塔利亚从C降到F(1-8小节),第二塔利亚继续下降到D然后回到F(9-16小节),完整的克勒在第一部分中出现两次,该经文歌的音乐结构非常严谨。

在经文歌《优秀的牧羊人》中存在由双重导音形成的终止,例如第18-19小节中第三声部中的E-F、第二声部中的B-C;这种终止可能是从两个方面考虑的:第一,在最低声部降低一个音的时候(即由G下行二度到F),上方两个声部作半音上行,这种方式是主要的模式;第二,和声从不完全协和的大六度与大三度进行到完全协和的纯八度与纯五度。马肖熟练的从艺术效果上控制和声的质量,例如32-33小节中的#C-D#G-A59-61小节中的#A-B等变化音的使用增加了和声的紧张度,以及第91小节的延迟解决,这些进一步增强了终止感。

另外,各个声部中的变化音级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第一声部(Tenor)没有使用变化音级,这与格里高利圣咏的特点是一致的,其实这个声部本身就是格里高利圣咏的一种变化形式;但是该声部的调号为一个降号,并且每句都结束在F音上,有点类似于F大调,尽管在这个时期还没有明确形成大调式,但马肖的这个作品的低音声部已经显示了大调式的一些迹象。第二声部(Motetus)中含有2#C3#F1#G1bB,第三声部(Triplum)中含有4#F3#G2#C,在第二声部与第三声部中,变化音级的种类和数量比较多,这与第一声部中没有变化音级形成鲜明对比。如果把马肖的这首经文歌与其世俗性叙事歌《De Toutes Flours》相比较,就会发现其世俗音乐各个声部中变化音级的特点,与这首经文歌第二、三声部中变化音级的特点十分相似,从中可以看到世俗音乐对经文歌的影响。

节拍与节奏特点:上例是经文歌《优秀的牧羊人》的第94~99小节,这首经文歌的节拍是复杂的,在乐曲的第一部分,低音声部是18/8拍(即3x6/8),上方两个声部是6/8拍;在乐曲的第二部分,节拍由原来的18/8缩减为9/8,结构长度也缩短1/2,上方两个声部仍然是6/8拍。总的看来,这首经文歌前后两部分的节拍是不同的,并且低音声部与上方两个声部的节拍有显著的区别,共同的特点是,它门都是三拍子的复合节拍:6/89/818/8,也就是说马肖的这首经文歌主要是复合的三拍子,这显示了早期“新艺术”音乐的过渡特征。经文歌《优秀的牧羊人》的节奏特征是:主要运用了宗教节奏模式[5],第二声部、第三声部主要采用宗教节奏模式Ⅰ、Ⅴ、Ⅵ,但是低音声部变得十分宽松,只有宗教节奏模式的痕迹;

经文歌《优秀的牧羊人》各个声部的旋律音程的数量统计如下……。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一声部全部是三度以内的旋律音程,虽然在休止符之后的段落连接处有三个五度音程,总体上看来,低音声部是平稳的,这与格里高利圣咏的旋律特点是一致的;第二声部大跳进的旋律音程11个,第三声部大跳进的旋律音程有21个,也就是说第二、三声部的旋律跳跃性增加。如果与马肖的世俗叙事歌《De Toutes Flours》相比较,就会发现其世俗音乐旋律的跳跃性与这首经文歌的第二、三声部的旋律非常相似;另外,早期的世俗音乐戈利亚德歌曲(Goliard)[6]孔杜可图斯(Conductus[7]的旋律音程也有同样的特点,这体现出经文歌世俗性特征。

和声音程与声部关系。经文歌《优秀的牧羊人》各声部之间的和声音程,第一与第二声部:同度+八度+五度和声音程占该声部总量的51.1%,第一与第三声部占46.0%,第二与第三声部占59.1%,这意味着该作品的协和音程占有较高比例。马肖的世俗叙事歌《De Toutes Flours》分别是30.3%31.2%21.9%(注[8]), 世俗音乐的不协和性增加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多个作品比较,可以发现经文歌上方两个声部的旋律与世俗音乐的旋律变化趋势是一致的,有明显世俗化的倾向。

声部关系:统计表明,经文歌《优秀的牧羊人》第一与第二声部之间的声部交叉次数是4次,第一与第三声部之间没有出现声部交叉,第二与第三声部之间是60次左右。以上情况说明,在14世纪早期的经文歌中,第一声部与第二声部、第一声部与第三声部之间的关系受到重视,而第二与第三声部之间的关系受到忽略,但是在“新艺术”后期及文艺复兴时期,第二与第三声部之间的关系则日益受到重视。

经文歌《优秀的牧羊人》的歌词[9]原文是法语,下面的歌词是本人根据英文版翻译的:第一声部的歌词:优秀的牧羊人。第二声部的歌词:优秀的牧羊人,你在品行、血统、学问等方面优于其他人,忍受着人们对上帝的不理解。哦,威廉,你是多么恰当的装饰,在强权统治的国王面前,作为兰斯市的牧羊人,你注定要去美化他。国王选择了你,把你当作可敬的容器(vessel);对国王自己来说,他给你了一个特别的容器;对他的羊群(百姓)来说,他给你了一个普通的容器。第三声部的部分歌词:主教的法冠戴在你的头上,那两份遗嘱就象法冠上的两个角——纯粹精神上的装饰物……。该声部的歌词体现出对主教的讽刺。总的来说,经文歌《优秀的牧羊人》歌词的特点是:赞美主教与讽刺主教两种矛盾的歌词共存于同一首作品中,低音声部的歌词是宗教性质的(原文注明来源不确定),上方声部的歌词有明显的讽刺性特征。

 

二、“新艺术”时期经文歌的世俗性特征及其世俗化的原因

在中世纪,特定的历史条件决定了教会的垄断地位,音乐必须为宗教服务的思想也根深蒂固。早期经文歌的歌词多来自弥撒仪式中的经文,其歌颂上帝、歌颂圣母玛利亚等宗教性内容贯穿始终,语种多采用教会及官方使用的拉丁语。拉丁文歌词的目的在于“排除世俗作品的威胁,以免它把长期存在于奥尔加农、克劳苏拉、经文歌和礼拜仪式之间的紧密联系割裂开来”[10]早期经文歌具有宗教音乐的典型特征,但是上文通过对经文歌《优秀的牧羊人》的分析,可以看出这首经文歌无论是歌词还是音乐方面都体现出了世俗性特征,这是“新艺术”时期经文歌的一个普遍特点,下面谈谈“新艺术”时期的经文歌如何体现出了世俗性特征。

14世纪前后,由于宗教地位下降等多方面的原因,宗教音乐有世俗化的倾向,“新艺术”时期的经文歌集中体现了这一点 这个时期经文歌的世俗性特征首先体现在歌词上“新艺术”时期,作曲家仅保留固定声部,重新创作上方旋律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使得作曲家可以更加自由的选择歌词,经文歌中世俗性歌词的出现与此关系密切。歌词内容通常与爱情有关,多是世俗生活的内容,有些甚至是淫秽的,这是体现“新艺术”时期经文歌世俗性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经文歌歌词的语言种类多使用世俗性的地方方言,例如法语、意大利语等。14世纪前后,随着民族主权国家的兴起,欧洲各国民族语言逐步确立,这是经文歌的歌词使用地方方言的根本原因。

以格里高利圣咏的曲调作为持续低音声部,这是宗教权威的象征,例如华丽奥尔加农、第斯康特的低音声部是格里高利圣咏,教会严格要求格里高利圣咏旋律必须完好无损。随着经文歌的世俗化,格里高利圣咏在持续低音声部发生了变化,“古艺术”时期作为持续调的圣咏从完整变得不再完整,有时仅仅是圣咏的一个片段,只是从原有礼仪歌词片段中仍然能看出它的渊源,“新艺术”时期作为低音声部的圣咏则变得仅剩下一个框架。格里高利圣咏在经文歌低音声部的变化,是体现经文歌世俗性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新艺术”时期,经文歌在节拍与节奏、变化音级、调式、终止式、和声音程、旋律音程等方面也体现出了世俗性特征,下文逐一进行说明。

①节拍与节奏:中世纪理论家主要的立论大多是象征性的和推论性的强辩,为了论证三拍节奏,一直推论到“神圣三位一体”的圆满性,这种形而上学的思考方法在当时很有代表性。在中世纪,“三”被当作是最完美的数字,三拍节奏被称为完全节拍(Tempus perfectum),13~14世纪的经文歌中,6/89/83/4等三拍子的使用十分频繁,一方面是整个作品使用复合节拍6=3+39=3+3+3,另一方面是持续低音声部用3/4拍,形成“三中有三”的独特现象,即上方声部与低音声部使用不同的三拍子,这种节拍方式是对三分法进一步强化。基督教经院精神努力压制伴随二拍子节奏而来的感官因素,强调象征神圣“三位一体”的节奏三分法。早期的经文歌全部是三拍子的(或复合三拍子),而早期的世俗音乐则有四拍子(二分法形成的复合拍子)的现象,而经文歌在14世纪初才出现了2/4节拍。例如:在维特里的经文歌《Tribum que/Quoniam secta/Merito hec patimur[11]中,上方两个声部是2/4节拍,而低音声部是3/4节拍,这种二拍子与三拍子共同存在于同一首经文歌中的现象是独特的。世俗音乐中很早就有2/4节拍,但是二拍子的记谱理论到了14世纪才出现,经文歌中二拍子和四拍子的运用体现了经文歌世俗性特征的一个方面。

早期的经文歌,大量使用宗教节奏模式,有的全曲都使用同一节奏模式,随着经文歌的世俗化,宗教节奏模式出现了变异,有些经文歌变化运用了宗教节奏模式,有些经文歌逐渐脱离了宗教节奏模式。在节奏形态上,世俗音乐的二分节奏早于经文歌,14世纪经文歌中使用二分节奏的比例高于13世纪的经文歌。14世纪的经文歌多使用等节奏的手法,这使得经文歌的长度大大增加,经文歌《优秀的牧羊人》就是一个例子。另外,早期世俗音乐中使用的附点节奏在13世纪末的经文歌中也开始出现,而此时的世俗音乐中又出现了经文歌中没有的切分节奏,很显然,在节奏形态上经文歌受到了世俗音乐的影响。

②关于变化音级与调式、终止式:13~14世纪经文歌的第二声部、第三声部中变化音级的数量是递增的,而且使用变化音级的种类也是递增的。同时期世俗音乐变化音级使用的情况具有同样的变化,而且递增的速度要高于同时期的经文歌,这是经文歌世俗性的一个特征。早期经文歌中,教会调式的使用十分频繁,尤其是持续低音声部,这与格里高利圣咏有关。其它声部的调式由于变化音级的使用而变化较大,但其结束音往往是dfgc,这与格里高利圣咏的结束音defg[12]基本上一致,实际上仍然是教会调式的体现。但是,随着经文歌的发展,教会调式在第二声部、第三声部出现了变异,明确地说,这种变化与世俗音乐有很大的相似性,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对原有教会调式的调整,其二是用变化音级改变原有的教会调式,其三是完全脱离了教会调式。在13~14世纪,经文歌第二声部、第三声部脱离了教会调式的速度在递增,这种现象对调性思维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在马肖的经文歌与世俗叙事歌中,使用多个变化音级形成的新调式十分相似,这是体现“新艺术”时期经文歌世俗性特征的一面。这个时期经文歌的终止式变化是显著的,早期经文歌的终止式都是建立在自然音级上,“古艺术”后期的经文歌由变化音级形成的终止式显著增多,而“新艺术”时期经文歌的终止式则几乎全部包含有变化音级,这使得经文歌音乐的终止感增强。

③关于音程:第一、和声音程。同度、五度、八度和声音程就其自然属性来说,在13~14世纪的音乐中变化很小,但由于宗教音乐与世俗音乐中同度、五度、八度和声音程使用的方式不同,从而形成了宗教与世俗的差别。宗教音乐(比如:奥尔加农、第斯康特等)中协和音程使用的比例很高,从音乐是否协和的角度来看,宗教音乐比较协和,世俗音乐则相对不协和。经文歌的世俗性在和声音程方面主要体现在不协和音程的变化上,其中主要是增减和声音程的变化,同时期世俗音乐中变化音级造成的增减和声音程多于经文歌。这些特点意味着经文歌声部间的不协和程度在增加,这是经文歌世俗性的一个特征。第二、旋律音程。三度以内的旋律音程是平稳的,四度以上的旋律音程是跳进的。格里高利圣咏平稳进行的特点在宗教音乐中很有代表性, “平稳进行”是中世纪宗教音乐的一个特征。早期的经文歌不仅低音声部如此,而且第二声部、第三声部也是如此。随着经文歌的发展,三度以内的旋律音程在第二声部、第三声部中递减,低音声部三度以内的旋律音程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这种现象可以这样解释,为了加强宗教统一性,低音声部的旋律强化了宗教性的因素。因此,经文歌的“不平稳进行”增强是体现其世俗性特征的一个方面。

14世纪“新艺术”时期经文歌无论是音乐形态还是歌词方面,都体现出了世俗性特征,其世俗化的原因是多样的,下文从政治、经济、宗教角度,以及哲学思潮、艺术思潮、音乐风格等角度来分析经文歌世俗化的原因。

①政治、经济因素:在14世纪前后,随着贸易与商业城市的复兴,商业、工业等资本主义经济形式得到发展14世纪初,法国召开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三级会议”,在欧洲形成政治上和地理上划定界限的国家,标志着由罗马教皇统一的基督教世界的终结,中世纪晚期教皇权力及其威信的衰微是中世纪江河日下的主要象征。封建主义走向衰落,资本主义逐步萌芽,这是经文歌世俗化的社会基础。

②宗教因素:在中世纪,音乐与宗教的关系十分密切,音乐是宗教活动的一种手段,因此,宗教的世俗化必然导致经文歌的世俗化13世纪是中世纪教会的全盛时期,基督教会的“世俗化”不仅表现在享有政治特权,而且表现在成为封建神权统治的一种组织。随着国王与城市新贵族的结盟,教会的势力开始走向衰落,与此同时,新兴资产阶级掀起了人文主义运动,抨击教会的精神独裁,宗教地位的变化以及宗教的世俗化,是经文歌世俗化的主要原因。中世纪早期的基督教是宿命论的,至少在理论上反对任何世俗的事物,而中世纪后期新的宗教观念认为“现世生活”也十分重要,人的本性不再被认为是彻底罪恶的,宗教思想的世俗化是经文歌世俗化的重要原因。

③哲学思潮;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具有理性主义(依据逻辑而不重视经验的科学实验)、强制性(任何逻辑推论均必须在《圣经》及基督教著作中找到依据)和强烈的伦理学的倾向,在音乐中也可以看到明显的反映[13]。教会调式、宗教节奏模式、等都带有较强的理性成分,是宗教观念的一种反映,例如三拍子与“三位一体”的对应关系。在意识形态领域,唯实论是官方教会的理论基础,唯实论者认为只有靠信仰才能获得真理。托马斯·阿奎那[14]是唯实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否定教会制订的信条,就是异端,主张一切“异教”和“异端”的信奉者都应消灭。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体系是罗马教会神学发展的顶峰,13世纪后期开始走向没落。罗吉尔·培根[15]抨击当时社会极端腐化,而各种罪恶的根源首先来自教会。在城市市民阶级影响下,理性开始从信仰、官方神学的奴役下挣脱出来。相反,唯名论反映了新兴市民阶级的利益,唯名论者认为神、基督只是观念,不是真实的存在,动摇了教会的统治地位。唯名论者多被斥为异端,受到迫害。十三世纪末经院哲学开始衰落,唯名论的日益流行是其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唯名论盛行于14世纪,它为文艺复兴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对促进新教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唯名论与唯实论的斗争在经院派哲学早期就已经开始,在唯实论占上风的时期,是经院哲学繁荣和教会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在唯名论占上风的时期,是经院哲学走向衰落和教会统治走向衰落的时期。经文歌世俗化的现象反映在意识形态领域,体现出的是唯实论与唯名论的发展变化。

④艺术思潮:哥特艺术诞生于12世纪中叶,13世纪是哥特艺术风靡欧洲的时期,复音音乐的产生和发展与哥特式艺术关系密切。13世纪末波威大教堂屋顶的坍塌,被看作是哥特艺术走向终结的标志,而14世纪的哥特艺术则向衰落的方向走的更远。哥特式建筑是市民化的建筑,哥特式大教堂不仅仅是一座教堂,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一种新的世俗的精神,这种精神与商业城市的兴起有关。在哥特艺术思潮的影响下,基督教音乐逐渐形成哥特风格。14世纪马肖的经文歌虽然仍遵循哥特复调的原则,但已失去构造形式的活力,对称成为典型特点。关于哥特艺术与经文歌的关系,保罗·亨利·朗评论到:“经文歌比哲学家的总集更为优越,因为它同时表现原有的歌词文本和对其的评注。……哥特的拱形是一种合并结构,一种不稳定的体系,依靠力量间的相互挤压获得平衡。……沉重、同质的奥尔加农转变为哥特经文歌中节奏和旋律结构的活跃编织,这与美术和文学中的所有方面的风格变迁何其类似”[16]哥特时期的经文歌宗教与世俗因素的界线趋于模糊,从宗教功能角度来看,经文歌的世俗化主要表现在它从礼仪的狭窄功能扩展到一般的音乐动中,经文歌的世俗化是在哥特艺术衰落的大环境下产生的,哥特艺术走向衰落的过程,也是经文歌逐渐世俗化的过程。

⑤音乐风格:在13~14世纪,音乐上处于“古艺术”与“新艺术”风格交替的时期,经文歌世俗化的过程也是“古艺术”音乐风格向“新艺术”音乐风格转变的过程。在新艺术时期,世俗音乐的发展超过了宗教音乐,崇尚以母语写作世俗歌曲,旋律多为自由创作,节奏有新的发展;形成新的对位音响,引进“导音”;三度、六度音程被频繁使用,采用新的记谱法。随着“新艺术”的来临,多声音乐有原来主要属于宗教的范畴转而面向世俗,除了等节奏经文歌、弥撒曲等宗教性音乐外,还有强烈世俗性质的多声体裁叙事歌等,经文歌体现了宗教与世俗融合的现象。

总之,经文歌世俗化的根本原因是当时的政治制度与经济基础发生了变化,另外,宗教地位的降低,唯实论的衰落与唯名论的兴起、哥特艺术的衰落、古艺术与新艺术音乐风格的交替等都是导致经文歌世俗化的重要因素。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逐步萌芽,伴随着封建王权与神权的激烈斗争,欧洲教会的地位从顶峰一落千丈。在基督教内部,教会分裂加剧,教皇的威信日益降低,宗教生活日益世俗化,这是经文歌等宗教音乐世俗化的直接原因。

 

  

“新艺术”时期处于封建社会走向解体而资本主义逐步萌芽的交替时代,“新艺术”时期的经文歌也体现出了时代交替的特点,“由为上帝服务转到为人类的娱乐服务或为艺术而艺术的方向上”[17]由于中世纪后期的思想文化不再适应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化,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势在必然。文艺复兴运动最重要的成就是对“人性”的发现。14世纪“新艺术”时期的经文歌,反映世俗生活、歌颂爱情、嘲弄教士等内容比比皆是,本文认为,伴随着经文歌的世俗化,14世纪“新艺术”时期的经文歌已经体现出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

在西方音乐史上,文艺复兴时期的起点是1430年,在西方历史上,文艺复兴时期的开始时间通常是1300年,这与音乐史的划分差别显著。保罗·亨利·朗在《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中指出“划分时期在纸上谈谈固然可行,但真实的时期与时期之间并无清晰可循的分界线,每个时期通常以混乱告终,新的力量和新的理想从混乱中脱颖而出,14世纪(被喻为中世纪的消失)就是这样一个时期”[18]。因此,西方音乐史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划分存在争论就不足为奇了,音乐理论家里曼[19]就认为应将1300-1500年划为“早期文艺复兴”[20]。在14世纪“新艺术”时期,经文歌中表现出来的蔑视天堂、肯定世俗生活等人文主义因素,与当时的宗教思想形成了强烈对比,因此,本文认为“新艺术”时期经文歌体现出了人文主义思想萌芽是有一定道理的。

 

       Abstract

This paper is aboutBone pastor Guillerme /Bone pastor qui pastores/Bone pastor》of Guillaume de Machaut’s motet,In the first place, I analyzed the structure of the motet, the tone of the harmony, tone of the melody, Musical scale and tonal mode, and rhythm about the motet in the paper. Upon the base, I expatiated on the unreligiousness of the motet, the unreligious causation in the motet. how the Motet incarnates the bud of the Humanistic Idea in the period of Ars Nova.

 

    Key word:

      Ars NovaGuillaume de Machaut、MotetUnreligiousness



[1]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把经文歌分类于合唱作品;迈克尔·肯尼迪、乔伊斯·布尔恩编《牛津简明音乐词典》(第四版)785页,经文歌是一种无伴奏合唱短曲的曲式。

[2]Bone pastor Guillerme/Bone pastor qui pastore/Bone paster》,谱例来源:Sarah FullerThe EUROPEAN MUSICAL HERITAGE (800-1750) New York 1987. (萨拉·富勒:《欧洲音乐遗产》第104~107

[3]菲利普·德·维特里 Philippe de Virtry (1291-1361)

[4]断续歌(Hocket):并不是一种新的音乐体裁,而是在13世纪应用于一些多声体裁中的一种特殊技巧处理。其特征是当一个声部休止时,另一声部接唱,作声部间的轮流交替,各声部均由较短促的音组成,由于旋律上时断时续的特点,也被称为“打嗝歌”。见戴定澄:《欧洲早期和声的观念与形态》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1月第151

[5]宗教节奏模式的具体形态见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第27

[6]戈利亚德歌曲 谱例见钱仁康:《欧洲音乐简史》第14

[7] Early 13th century Three-Voice Conductus Hac in anni janua》,谱例见A·J·达维松、W·阿培尔:《音乐史谱例选集》第41-42

[8]本人的硕士学位论文对此做了详细统计

[9] 英文歌词见Sarah FullerThe EUROPEAN MUSICAL HERITAGE (800-1750) New York 1987. (萨拉·富勒:《欧洲音乐遗产》第108

[10]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 上海音乐出版社121

[11]维特里:《Tribum que/Quoniam secta/Merito hec patimur(Isorhvthmic motet) ,谱例见萨拉·富勒:《欧洲音乐遗产》第99F-16

[12]于润洋 主编:《西方音乐通史》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页。

[13]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人民音乐出版社 33页。

[14]托马斯·阿奎那(Thomas Aquinus,1225~1274)意大利哲学家。

[15]罗吉尔·培根(Roger Bacon 1214~1294)英国哲学家。

[16]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 贵州人民出版社 90

[17]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西洋音乐的风格与流派》 人民音乐出版社 8

[18]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 贵州人民出版社 95页。

[19]里曼·胡戈 (Riemann Hugo 1849~1919),德国音乐学家、教师、作曲家。

[20]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西洋音乐的风格与流派》 人民音乐出版社 28页。

 

主要参考文献:

1.          Archibald T.Davison and Willi ApelHistorical Anthology of Music,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Copyright 1946 and 1949, Tenth Printing, 1979. Distributed in Gread Britain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A·J·达维松、W·阿培尔:《音乐史谱例选集》)

2.          Sarah FullerThe EUROPEAN MUSICAL HERITAGE (800-1750) New York 1987. (萨拉·富勒:《欧洲音乐遗产》)

3.          戴定澄:西方新艺术风格15世纪上半叶多声音乐的理论与实践() () ()《音乐艺术》 19990102期第45--57页、03期第37--41

4.          戴定澄:《欧洲早期和声的观念与形态》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1月第1

5.          (匈)萨波奇·本采   司徒幼文 译:《旋律史》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7月北京第1

6.          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912月北京第1

7.          爱德华·麦克诺夫·, 伯恩斯<, /SP, AN> 菲利普·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871月北京第1

8.          戴碧湘 汪申申 等编著:《艺术概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2月第1

9.          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 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12月上海第1

10.       于润洋 主编:《西方音乐通史》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5月上海第1

11.       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3月贵阳第1

12.       唐·杰·格劳特 克·帕利斯卡:《西方音乐史》 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4月北京第3次印刷

13.       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西洋音乐的风格与流派》 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8月北京第4次印刷

     

      厦门吉他网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软件下载  |  设为主页  |  收藏本站  |  管理登录  
版权所有2024厦门吉他网(www.xiamenjita.com).中国 .厦门.
Copyright ©www.xiamenjit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ljw@jmu.edu.cn QQ:892368450
公安机关备案号:35021102000084
闽ICP备0800357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