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吉他论坛日月潭→日月谈→日月弹(聊天版 Chatting) → 购房、买车、上学是“投资”OR“消费”
查看完整版本:购房、买车、上学是“投资”OR“消费”
2010-7-22 11:27:03

(转载、摘录)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王泽基近日在《金融时报》中文网站发出的一篇文章指出,购买房子是一种投资行为,而不是一种消费活动,租房才是生存必需品。他认为,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住的地方,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买”房子。买房子是一种投资行为,而不是消费行为。必需品或奢侈品是只对消费品才适用的概念。像股票,地产这类投资产品,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房价都不是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成分,不会用来计算通货膨胀的高低。但是,租金却是物价指数一个主要的成分,直接影响通胀指数。要满足人民有房可住这个基本需求,不一定需要大量的售房卖房。以香港为例子,虽然有高达70万一平米的豪宅,但也有政府提供给30%市民居住的公共廉租房屋。目前中国的房地产热潮,其实并不是一个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现象,而是一个投资过热的问题。事实上,即便在大城市,房价的增长和租金回报已经脱节,房价一路绝尘而去,留下租金费力的追逐。相当数量的房地产投资者少看租金回报的基本面,而多看房子资产升值回报的前景。所以,买房不是生活的基本保障,而租房才是生存必需品。


上大学到底是消费行为、投资行为还是?读大学有两种比较极端的情况,一种是把上大学作为一种消费行为。这种人是为了体验一下上大学的感觉,拿不拿毕业证对他们来说无关紧要,学校的教学质量很重要,但自己要不要学那又是另一回事了。就好象买了台******的电脑,钱我花了,所以机器质量一定不能差,但至于我用不用那是顾客我自己的事。另一种极端情况是把上大学当作一种投资,期望以此成为一条出路,从此告别过去不太理想的生活环境。对这种人而言,毕业证等各种证书致关重要,那都是投资成本的一部分,都是将来取得回报的本钱。当然两者兼有的人也很多,而且相对心态更好。问题是,读大学如果是一种消费行为,那么谁为我们的时间负责?假设读大学是一种消费行为,因为毕竟学生除了书本费还交纳了巨额的学费,这一点是和中小学有本质区别的。学生作为消费者和学校有着买卖合同关系,学生付出学费、完成相应的课程……从而拿到学位证,相信这点无可厚非。那么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除了上课,学校还有权利强迫学生参加一些与学习无关的活动吗?这些似乎是“合同”中的盲点。而那些生命中最宝贵的年华似乎大半浪费在这些之中……谁来为学生的时间买单?谁买的起如此宝贵的年华?


理财专家告诉我们:理财的****方式并非追求高超的金融投资技巧,只要你掌握正确的理财观念,并且持之以恒,若干年之后——


第一个理财概念:区分“投资”与“消费”

区分“投资”行为与“消费”行为。一般人消费前,没有这种概念,学经济学的人消费前会考虑,这个消费是属于“投资”行为或是“消费”行为。

先请看一个明显的例子:

10年前甲和乙是本科的同学,在社会工作5年后,不约而同积蓄了30万元人民币。5年前,他们都花掉了这30万元。

甲去通州购买了一套房。
乙去买了一辆“奥迪”。

5年后的今天:
甲的房子,市值60万元。
乙的二手车,市值只有5万元。

两人目前的资产,明显有了很大差异,但他们的收入都一样,而且同样学历、基本具备同样的社会经验,为何大家财富不一样?甲花钱买房是“投资”行为——钱其实没有花出去,只是转移在了房子里,以后还是都归自己。乙花钱买车是“消费”行为——钱是花出去的,给了别人,二手车用过10年后,几乎一分不值。车跟房子不一样,房子10年后,说不定已翻了好几番。

再看第二个例子:

有一天,我的秘书向我提出一个问题:陈老师,我觉得客户甲有点怪。她说:客户甲去买一张演唱会的票,300元他嫌贵,犹豫很久,始终没买,但客户甲其实并不缺钱。但有一次,有一个著名企业总裁出版了一套“教导管理”光盘,6张光盘卖到天价1500元,客户甲却毫不犹豫将它买下来。为何¥300演唱票,客户甲嫌贵,却去买¥1500的几张光盘呢?

解答如下:客户甲是将学的经济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里,客户甲每花费钱的时候,会先想这花钱是‘投资’行为或是‘消费’行为?买光盘,这1500元是“投资”行为,它其实没有花出去,它增长了客户甲的知识,让客户甲更有智慧,在未来的日子,客户甲用新学的智慧,会赚回1500元的好几倍,钱始终还在客户甲的口袋。但购买演唱会的票,是“消费”行为,是给了别人,再也拿不回来了。

在生活中,还有更多的日常例子:

(1) 客户甲会花3万人民币去买一幅油画,但不会花3万去买二手车。

(2) 客户甲会花1万去买人寿保险,但不会花1万去欧洲度假。

(3) 客户甲会很舍得花钱买书,但不舍得花钱去看电影。

以上哪些是“投资”行为,那些是“消费”行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下面是更多的例子,如果属于“投资”行为,那么,多贵都不必讨价还价,因为钱最终还是归自己。

富有的人是“小钱糊涂,大钱聪明”,一般的人是“小钱精明,大钱糊涂”

“投资”行为
房产
国家债券
银行产品
办实业
收藏品


“消费”行为
汽车
买衣服
食物,上饭馆
电影,打保龄球
度假

有些人收入高,但财富少,原因是他花费在“消费”行为上,客户甲大部分花费在“投资”行为中。花在“投资”行为上的钱,没有落在别人手里,最后还归自己。


在著名的美国第一学府哈佛大学,第一堂的经济学课,只教两个概念。
第一个概念:花钱要区分“投资”行为或“消费”行为。
第二个概念:每月先储蓄30%的工资,剩下来才进行消费。

哈佛教导出来的人,以后都很富有,并非主要因为他们是名校出身、收入丰厚,而是他们每月的行为,跟一般的普通老百姓,只有一点不一样:

哈佛教条:储蓄30%的工资是硬指标,剩下才消费。每月储蓄的钱是每月最重要的目标,只会超额完成,剩下的钱就越来越多。

一般人:先花钱,能剩多少便储蓄多少,储蓄剩下的钱并不多。

“理财三句话”
(1)每月储蓄30%工资,先储蓄,后消费
(2)投资年回报10%以上
(3)年年坚持,坚持10年以上

一般人错误的理财观念:挣得多,所以富有

很多人认为,甲收入每月1.5万元,乙收入每月8000元,甲便应该比乙富有,这观念在社会上很普遍。但这是错的观念,错得很离谱。错在哪里?富有的定义,并不是你每月工资挣得多,而是你每月“剩下多少”——剩下的才是财富。

 

2010-7-22 11:28:26
上大学,既是投资行为、也是消费行为!
Powered by © 1998-2024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