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吉他论坛日月潭→日月谈→日月弹(聊天版 Chatting) → 要允许孩子犯错误
查看完整版本:要允许孩子犯错误
2010-4-11 21:18:00

    孩子学东西就是从失败中走过来,不允许孩子失败,不允许孩子犯错误,孩子就不会学习到东西。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怕孩子犯错误,孩子就是在犯错误中学到东西的。

    希望孩子做事情尽自己****的努力,但是,如果孩子做得不是那么完美,你就介入,对孩子做的工作进行“清理”、“完善”,那么你可能会得到相反的效果。“如果你把厨房角落里孩子忘记的地方又打扫了打扫,你等于是在告诉孩子他做得不够好,”卡芮-爱兰德是父母工作室的领导人物,《增强孩子的自信》的作者,同时也是一位母亲,她说“遗憾的是,孩子开始觉得自己不够好。”爱兰德为我们提供了下面这些10秒钟方法,这些方法能帮助你让孩子们更有成就感。下次你想再对孩子做完的工作进行完善的时候,先问问你自己下面的问题:

  孩子做的工作存在什么有害健康或造成危险的问题吗?
  孩子做的工作的问题从现在起到10年后还有关系吗?
  就这一次,我能不能不那么要求完美呢?

  枕边的悄悄话

  女儿7岁了,不高兴的时候,小家伙总是说不出为什么。于是,我在孩子的床上放了个后面有口袋的枕头。我告诉女儿,如果有什么说不出来的话,她可以写下来放在枕头的口袋里,我读了她留的条儿再写一张给她放在里面。枕头的办法非常管用——这样做真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帮助我和孩子交流。

  劳瑞-马丁凯克,康涅狄格州

  安慰沮丧的孩子,支持孩子的自信

  一天,6岁的女儿回到家里的时候心情糟透了,因为老师在班上批评了她两次。孩子一直和老师相处得很好,和老师的关系对小家伙很重要。但是现在孩子觉得受到了伤害,她不愿意再去上学了。我安慰孩子,告诉她老师批评她并不说明老师不喜欢她,但是第二天我会和孩子的老师谈一谈。知道我是和她站在一边的,女儿又恢复了信心上学去了。

  赫丽-瑞茨,纽约市

  试试,再试试看

  儿子2岁半了,搭积木或者玩火车的时候,小家伙很容易就会变得沮丧,常常想放弃难一点儿的工作,比如,把两个火车连在一起。我们不会帮孩子把火车连起来,而是问孩子他的问题究竟在哪里。其实如果小家伙坚持下去的话,他就会发现他自己能做好,而且会很有成就感。

  詹尼弗-达斯特,明尼苏达州

  一点儿一点儿来

    女儿安娜4岁的时候开始学拉小提琴。孩子能很轻易地做很多事情,但是她小提琴却拉得不怎么好,小家伙为此感到灰心。我提醒孩子,还是小婴儿的时候,她根本不会走路——她是从学爬开始的,然后,一点儿一点儿地,她才能开始走路。女儿意识到自己学拉小提琴也要一点儿一点儿来,就像“婴儿学步”一样,孩子相信自己能学会拉小提琴——而且小家伙更喜欢学小提琴了。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女士去一位美国老师家做客,她看见老师不满3岁的孩子正在将一把钥匙笨拙地插进锁中,孩子想要打开卧室的门,可是由于身高和协调性都不够,怎么也打不开。于是,这位女士连忙走过去想帮助他一下,却被老师阻止了。那位老师说:“不要去打扰他,让他自己先犯些‘错误’吧,琢磨一会儿总能把门打开的,这样他就再也不会忘记怎样开门了!”

    果然,孩子折腾了很长时间后,终于将门打开了,他开心地拍起手来。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成人也难免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更何况是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呢?成人应该意识到,孩子犯错误是一件极其正常的事情,如果活泼好动的孩子不犯错误,才真是不正常呢。

    孩子的错误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长辈必须予以立即纠正的,如不讲卫生,欺负弱小,不懂得爱护公物等;另一种是孩子能够自己纠正的,比如如何适应环境、生活、挫折等,对于这样的“错误”,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去犯。因为,孩子在不断“犯错”的过程中,往往可以不断地改正错误,这是一个自我完善的过程。假如不给孩子提供这样的机会,他们会变得懒惰,不敢尝试,或依赖于父母。更重要的一点是,孩子不犯错就不知道什么才是错,也不会知道改正错误的方法,以及为什么要改正错误的道理。

    或许,“鼓励孩子犯错”的观点会受到许多中国父母的排斥,他们会觉得这样不可理喻。其实,鼓励只是一种手段,培养孩子的“悟性”才是真正的目的。儿童的悟性都是从错误中得来的,这与“失败乃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等古训如出一辙。当然,这里的“错误”并不是指违法乱纪等原则性的错误,而是孩子在求知过程中因认知能力的稚嫩导致的失败、经受的挫折和多走的弯路。比如,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以前历经了无数次失败,也可以说犯了无数个错误,才使他最终“悟”出了“钨丝”的价值和作用,从而发明了电灯。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聪明,十全十美,希望他们永远做一个乖孩子。然而,这样的愿望是美好的,充满爱意的,也是错误的,自私的。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切勿以个人的喜好左右儿童的成长,应该以儿童的成长需要为根本,辅助他们身心的发展和统一。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在孩提时代多犯一些错误,父母对此应该抱着宽容的态度,小时候犯错是为了保证孩子在踏上社会后少犯致命的错误。

    然而,少有父母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每当孩子犯错之后,成人轻则一番痛心疾首的指责:“你这个孩子怎么这样啊?人家孩子都那么乖,你却怎么老是教不好的呢?小错天天有,大错常不断,你真是个坏孩子啊?你真给爸爸妈妈丢脸啊!我们真后悔把你生出来啊!”重则一番惩罚和打骂,让孩子幼小的身心饱受摧残。试问,这些做法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

    父母是否想过,当孩子一开始犯错的时候,如果他们知道自己做错了,也会努力地想要改正呢?只是生活无常,成长中的孩子没有太多经验,遇到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之后,他们在新事物面前总会表现出不知所措。孩子带着想要把事情做好的愿望,却不知道该怎么做、该怎么处理。这个时候,他们会出自本能地保护自己,很可能会因此采取一些不正当的措施,从而把本想处理好的事情给办坏了,甚至伤害了他人。遇到这样的情况,父母应该分析原因,帮助或指引孩子找到正确的做法。如果只是一味地批评和指责孩子,只会让他们失去信心,从心眼儿里认定自己是一个坏孩子,认为永远也改不好了。这样一来,那些品行良好的孩子无端地被父母定性为坏孩子,一个个坏孩子真的就诞生了。

    孩提时代是一个人最美好的时候,是儿童最容易接受教育也最具可塑性的时代。成人应该抓住这个黄金时段,在思想上正确地引导孩子,同时也要允许孩子去犯一些错误。孩子犯错并不是件坏事,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件好事。孩子犯错是因为他的无知,成人刚好可以抓住这样的契机好好地教育他,这种教育对他将来踏上社会后不犯同样错误是绝对有帮助的。

    当儿童因为无知犯错的时候,成人切忌轻易给他们下定义,比如觉得他的品性有问题而轻易放弃对他的教育。父母应该恪守自己的职责,认真地分析孩子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其犯错误的根源在那里,犯这样的错误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对他有什么样的危害性等。自己首先弄明白之后,再找机会和孩子沟通,沟通的过程中尽量心平气和,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慢慢地,孩子学会了做人与做事,也能够健康自信地成长了。

    每个人都难免犯错,而父母需要做的,是如何将孩子“犯错”过程中的不利的,消极的因素转化为有利的,积极的,合情合理的因素。但不能放任孩子犯错,视而不见或置之不理;但也不能时刻规范儿童的言行,决不允许孩子犯错。这两种做法都是极端而错误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成人不要忽视日常言行的重要性,儿童能够从中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和尊重,长时间潜移默化的感染,会激励孩子成长,起到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当孩子犯错之后,心中充满了不安和惶恐,如果成人在此时给予热情的鼓励、诚恳的提醒、有效的点拨,孩子便会发自内心的热爱父母,喜欢向父母倾诉生活或学习上的快乐和忧愁,喜欢和父母协作努力,争取成功。融洽亲子关系,会孕育出巨大的教育亲合力。此外,成人之间发生冲突或矛盾的时候,切莫影响到孩子,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吵、扭打、摔东西等,更不要盲目地把怒气转移到孩子身上,对其大打出手或是恶语中伤。这么做会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给他造成伴随他一生的心理阴影。

    孩子身心等诸多方面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这规律包括发展的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及差异性等。父母应首先尊重这些规律,关注孩子在身体和心理两方面所产生的量和质的变化,不断地启发、诱导、鼓励他们开掘自己身上所蕴藏的巨大的发展潜能。同时,还要认识到,孩子作为发展的人,还是不成熟的人,不能要求他十全十美,对他求全责备,要鼓励他从缺陷与矛盾中找到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把孩子作为一个发展的人对待,就要理解他身上存在的不足,允许他犯错误,使他明白失败仅仅是一个过程,一个从学习到最终成功的过程,让他彻底放下“怕错误”的包袱。只有这样,才能极大的激发孩子想象和创造的激情,使其不断进步和发展。

    一对美国父母看着孩子正在错误百出地做游戏,却坦然地作壁上观。有人问他们为什么不指点一下孩子,他们说:“不能啊!犯错误也没啥,他们的悟性都要从错误中得来。这么快就告诉他们,生活还有什么乐趣?”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着各方面的需求,包括其失败后获得的认知的满足感,作为父母必须认识到这一点,从而确立为孩子的终身发展着想的现代育人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建立民主、宽松、和谐的成长氛围,培养孩子自信、自强、完善自我的能力,而这些正是孩子成才必备的也是最基准的条件。

    鼓励孩子犯错误,就要求父母放弃扮演孩子人生道路上的“清障工”的角色,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就要敢于放手让他们去大胆地想、大胆地做、大胆地试,不要因为他们做不好、易出错误就越俎代包,更不能因为他们一个天真的想法犯了错就横加指责,甚至棍棒相加。只要有利于他们思维的创新,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就应该允许并鼓励他们犯一些“天真”的错误。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逐渐培养起从失败走向成功的自信,不至于成为缩手缩脚、畏首畏尾的弱者。

    父母要对教育好孩子尤其是个性很强、易犯错误的孩子充满信心。也只有父母首先充满信心,才能培养孩子的自信。为了孩子更美好的未来,父母应该允许他们犯错,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生活。

    一个好的爸爸、好的妈妈是允许孩子犯错误的,家长自己有时候还难免会犯错误,何况孩子呢。那天,小远让爸爸带他去公园玩。小远爸下楼前,特意叮嘱小远,钥匙由小远带着,千万不要忘在家里。

    小远答应得好好的,小远爸爸还是不放心,在关上门前,还特意让小远把口袋里的钥匙拿出来,确定是家里大门的钥匙,而不是洗手间门的钥匙,才放心地关上了门。到了楼下,发现飘起了小雨,小远爸爸让小远去楼上取伞。取了伞下来,两个人开开心心地去公园玩了一圈。晚上回来,发现钥匙不见了。小远妈又出差,没办法,小远爸只好找来锁匠开锁。进了房门才发现,钥匙竟然在鞋架上——原来,小远取伞时,把钥匙落在了房间里。结果不但要花钱开门,第二天,还要再重新花钱配锁。

    还有一次,明明是小远因为想试试玻璃硬还是玻璃瓶硬,用玻璃瓶把窗玻璃打碎了,他却撒谎说是家里的小猫把玻璃打烂了,根本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爸爸故意考验他:“小猫是用什么把窗子打烂的?”“玻……”小远看着窗子前的玻璃瓶,“玻璃瓶。”小远爸感到好笑:“那么,小猫是怎么把玻璃瓶摔到窗子上的?”小远按照自己的方法,抓起玻璃瓶示范了一下。

    “可是,”爸爸严肃了起来,“咱们家里根本就没有小猫。”

    小远目瞪口呆地愣住了。是啊,家里本来就没有小猫,小猫怎么会把窗子打烂呢?

    “是我打烂的。”小远只好低下头来承认。

    小远爸爸趁热打铁,给小远上了一课:做事情一定要认真,不能因为不认真而犯下错误,因失误而误了事,就得不偿失;要做个诚实的孩子,像华盛顿一样,砍了樱桃树就要承认……

    这一篇长篇大论下来,小远几乎都要睡着了。、

    相比较而言,小远妈妈就不会像爸爸这么唠叨。一般情况下,只要小远犯了错误,小远妈就会立即训他一通,而且,特别喜欢在别人面前训斥小远。小远妈深信这样一句话:“当面教子”—在别人面前训斥、教育孩子,让他知耻而后勇。

    不过,小远并不喜欢妈妈的这种方式,犯了错误,他往往会先去找爸爸,觉得虽然爸爸说的他都不懂,但是,至少自己心里会好过一些。

    解析:每个人犯错误都是难免的。对于正处于成长时段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对待孩子的错误,家长对其的教育方法也可相应地分成两种类型:孩子如果犯的是一些生活中的小错误,而这些小错误是由于好奇和求知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那么就没必要深究,只要让他明白,需要承受自己犯错的后果就行了;如果孩子犯的是原则性的错误,例如偷窃、撒谎等,家长就一定要让他知道,那是不允许的,无论是法律还是家长,还是孩子周围的人,都不会对这种行为以包容的心来对待。不过,无论孩子犯的是哪一种类型的错误,家长都要持平和心态,不要要求孩子应当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讲清道理,孩子自然会有选择。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千万要记住:无论多大的孩子,他也有自尊心,也会非常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家长不可以当众训斥、教育他,而是应该以朋友的身份,平等地走进他的心灵。

2010-4-16 9:27:01


允许孩子犯错,让他在错误中成长!
把孩子的错误当成促进他学习的过程!
不妨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一点代价!


1岁:她经常半夜吵闹,非常缠人;

2岁:她不老实吃饭,牛奶常被她打翻在地;

3岁:她到处拉屎撒尿,乱涂乱画,乱摔东西;

4岁:她捣蛋,不听话,爱骂人;

5岁:她撒谎,欺负小朋友;

6岁:她总是闯祸,偷拿别人的东西;

7岁:她多动,爱玩,不踏实学习;

8岁:她跟人吵架,与父母顶嘴;

9岁:……一些父亲回想女儿的成长历程,总结出了女儿犯下的诸多错误。女儿每长1岁,父亲就平添新的苦恼。然而,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成长过程就像一盘录影带,需要一切情绪(快乐、痛苦、伤心、高兴、骄傲、歉虚等)与行为作为预演与实践。留下一些印迹,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是非常有利的,孩子可以通过“心理反刍”获得正确的做事方法。所以,即使你的女儿经常犯错,也不必担忧,她会从中学到一些东西。当然,这需要你这个做父亲的耐心引导。

对女孩来说,她可以通过犯错误的过程和结果来确认自己与外界及他人的关系,还可以获得对一些错误的免疫力。一天,爸爸下班回到家,发现一个小板凳不见了,找了半天才从卧室的床底下找到,原来板凳不知被谁弄坏了。

爸爸看了一眼在一边心神不定的女儿,就猜出了八九分。他把女儿叫过来问:“小板凳是你弄坏的吗?”

女儿虽然心虚,但就是不敢承认,战战兢兢地说:“我不知道。”如果换做是你,听了女儿的回答,你会怎么做?可能有的爸爸会说:

“别不承认了,一看你的样子就知道是你干的!”

“做错了事还撒谎,哪有你这样的孩子!”

“如果下次再把东西弄坏,看我不打烂你的屁股!”

女儿听后又是什么反应呢?或许她会承认,但是她肯定委屈得不得了,很可能会大哭一场,因为她并不是故意的。

这位爸爸没有这么做:他对女儿说:“是你也没关系。爸爸不骂你,只是想知道是谁弄坏的。”

女儿低下头说:“是我弄坏的,我拿着它玩,不小心给摔了……”

爸爸说:“承认了就是好孩子。弄坏了东西没关系,但是你想想,能不能把它修好呢?”

女儿拿起板凳看了又看,开始仔细琢磨起来。于是爸爸就手把手地教起女儿修理板凳,不一会儿两个人就把小板凳修好了,女儿高兴得不得了。

爸爸趁热打铁,对女儿说:“宝贝,你今天把板凳摔坏了没什么关系。但是如果你哪天把水管弄坏了,流了很多水,怎么办?如果你点了火,家里有东西着了,怎么办?所以,犯了错误首先要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会帮你解决。如果你自己能解决呢,那就更好了。”

女儿煞有介事地点点头说:“爸爸我知道了。如果我以后犯了错,一定先告诉爸爸妈妈。要是我能把东西修好,我就自己修。”再设想一下,如果这位爸爸也像其他爸爸一样呵斥女儿,女儿会怎么做?她以后不可能不再犯错误,一旦犯了,她就很可能产生恐惧感,脑袋中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完了,爸爸知道了怎么办?他会打烂我的屁股的。她也就不会告诉爸爸,而这往往会造成多重不良后果。


我们大人都明白在工作上“虽然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但吃一堑长一智、不轻易放弃”的道理,却往往不允许自己的孩子犯错,或者怕自己的孩子犯错。处于生长期的孩子,他们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很强,往往一看到新鲜有趣的事物,就会本能地用有限的经验、自以为是的做法去探索;即使是做错了,他们依然想知道错误的背后是什么。如果大人不允许孩子去实践,对她进行各种“不”的教育,孩子对生活、学习的自发性、主动性、积极性就会被扼杀掉。最后,她就再也不想犯错,再也不想主动去尝试、去学习了。


1把女儿的错误当成促进她学习的过程

一位父亲带着自己的妻子女儿去德国留学。一次,他带着女儿逛公园。一会儿,女儿高兴地跑到他的身边说:“爸爸,你看。”原来,女儿用自己的纸船跟一个德国小朋友换了一只模拟的玩具船。一只纸船最多值3美分,而一只玩具船值20多美元。当时,这位爸爸就生气了,“你怎么这么爱占别人的便宜?你这样做是不对的!说,你跟谁换的?”女儿哭着指向远处的一个德国小女孩。

爸爸拉着女儿走过去,对德国小女孩的爸爸说:“对不起,我女儿不懂事。”然而,德国爸爸的话让他十分震惊。德国爸爸说:“船是我女儿的,所以由她做主。你女儿喜欢,就归她了。一会儿,我会带我女儿再去买一只,让她知道这只玩具船值多少钱,能买多少纸船。下次,她就不会再犯如此愚蠢的错误了。”德国爸爸的一席话,让中国爸爸无地自容。这位德国爸爸非常尊重女儿的选择,没有一味批评女儿,而是通过有效的措施,让女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找到正确的做事方法。

人类的学习过程自古至今都遵循这样一条规律:错误——学习——尝试——纠正。在这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中,人类得以成长。如果父亲把错误这个源头彻底消灭,那么你的女儿也不会有成长。所以,父亲应该把女儿的错误当成她学习的肇始,允许她犯错误,让她在错误中得到真理,得到正确的做事方法。

因此,要允许你的女儿犯错,让她在不断地犯过程错中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另外,犯错误可能是孩子不专心、没耐心、能力不够引起的,作为父亲应该耐心地支持和辅导她改正错误,绝不要横加指责,否则很容易导致你的女儿产生自卑感。

2不妨让女儿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一点代价

每个人犯错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没有因为相应的错误受到惩罚,那么错误还可能会延续下去。很多父亲看到女儿犯了错误以后,马上帮她纠正。可能女儿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印象并不深刻,导致错误一再地出现。老马的女儿第二天要出去郊游。这晚上,老马就对只顾看电视的女儿说:“女儿啊,先别看电视了,准备准备明天去郊游的东西吧,否则明天早晨又要手忙脚乱了。”女儿一边嗑瓜子,一边说:“爸爸你可真啰嗦,我这么大了,会照顾好自己的,东西都准备好了。”老马就没再说什么,可是发现女儿换洗的袜子没带,帽子也没装进包里。老马的妻子正要帮女儿收拾,老马却制止住了她。


女儿郊游回来后,老马问:“玩得怎么样啊?”女儿说:“很好啊。就是没换洗的袜子穿,天气太热了,帽子也忘带了,我都晒黑了,下次可不能再这么丢三落四的了。”老马是位很富有聪明的父亲。他阻止了妻子的行为,就是要让女儿为自己犯的错误付出一点儿代价。如果妻子帮助她准备好了,女儿依旧是一副没记性的样子,并且她还会产生依赖心理:我没准备好没关系,还有我老妈帮我弄呢。所以,要想让女儿对自己的错误记忆深刻。不犯类似的错误,不妨让她吃点苦头。

2010-4-16 9:27:50

允许孩子适度犯错可以激发主动学习本能

孩子学东西就是从失败中走过来,不允许孩子失败,不允许孩子犯错误,孩子就不会学习到东西。

犯错,孩子,家教,把犯错的权利还给孩子

请允许孩子犯错误,但是不允许孩子犯重复的错

有的家长,从不允许自己的孩子犯错误。一旦发现孩子犯错误,就用十分过激的行为进行制止。这样处理的结果,往往容易导致孩子逆反。所谓“金无赤足,人无完人。”犯错,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犯,凡是人,都有可能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时候犯错,是因为不小心;有时候犯错误,是神经断路;还有时候,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事情,是错误的,就糊里糊涂地做了……无论因为什么原因犯了错,家长和老师,首先得分析孩子犯错误的起因,以及所犯错误的性质,在认定起因和性质之后,再决定怎样处理所犯的错误。有时候,家长和老师也可以和孩子共同分析和查找错误的根源,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给孩子搭建一个与大人沟通的平台,在与孩子达成共识之后,再给孩子提出希望和要求。这样,才能给犯错误的孩子有纠错的机会,才能“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孩子犯错难免,不纠正,就会继续犯错,纠得过头,就有可能导致孩子往反方向发展,甚至走向极端。如果不让孩子犯错误,是不可能的。在孩子犯了错误之后,怎样采取正确的纠正方法,让孩子既能明白自己做错了什么,也知道自己该怎样改正错误,这样,就可以避免孩子继续犯同样的错误。

 

Powered by © 1998-2024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