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吉他论坛日月潭→日月谈→日月弹(聊天版 Chatting) → 孩子太累的原因(站长博客20100321)
查看完整版本:孩子太累的原因(站长博客20100321)
2010-3-21 9:28:00

孩子太累的原因
 

如果没有任何教育想法的家长,不是好家长。


顺其自然   是主动引导下的顺其自然  不是放任自流


在玩的过程中完成教育的目的,潜移默化,这是教育的原则!!!


“每一个孩子生来都是独一无二的天才,而天真烂漫的童年每个人的一生也只有一次,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先天禀赋,在成长敏感期开发、引导好这种禀赋并巩固为一种持久的能力优势关系到孩子心智的塑造和未来的发展走向”。

孩子****的愿望是家里人都能愉快地过日子!

不会珍惜自己的人也不会珍惜孩子!


“养育孩子是母亲的事”有这种想法的父亲要当心!!!!!!


教育是最为复杂是事情,是一项工程。

孩子的缺点跟父母总很相似。。。。。。。。。。


”如果您想让孩子不幸,那就什么都给他买吧“。


这话听起来吓人,还是有道理的


没有一个孩子跟别的孩子完全一样

教育的目的在于发现孩子天才的一面!!!!!!


游戏——就是孩子的工作!!!!


孩子太累,是因为高考指挥棒。

扼杀孩子天赋的教育

悲哉


孩子太累,父母太累,学校太累。   高考指挥棒+家长望子成龙


能走出这个圈的家长不多


努力中

我国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可能是束缚儿童冒险性的首要因素。应试教育要求学生循规蹈矩,进行理性的冷静思考,一旦他们脱离现实的轨道,想像出“不成样子”的东西,就会被父母训斥为不务正业,被老师认为前途堪忧。而且,在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下,一切问题都有“标准答案”,学生常常在“标准答案”面前如履薄冰、举步维艰,生怕一不小心便失去高分,失去父母和老师的欣赏。因此,他们只能死记硬背“标准答案”。

所以孩子很累,呵呵。


家长要成绩,老师要成绩,教育部门要老师成绩,学习被逼急 

所以孩子会很累,让人担心

高考成功者,有许多高分低能者,除了考试,基本啥也不会。没有创造力,创新思维已经被扼杀了,想想都感到悲哀!!!为中国的儿童


孩子是无辜的

孩子是可怜的

欧美的教育观念、教育的评价体系与我国不同。


父母用了一生的心血,用数十万买到了一个文凭,和一个没有能力的孩子。这不是一个悲剧吗?周围到处是活生生的例子

数十万,包含多年的教育,各种费用。

中国人凭什么要硬性规定英文? 古汉语专业,确实没有必要英文

体制的问题,民众是无力的,在体制目前

书呆子考得再好也是书呆子


那是能力强,能力是与文凭两码事!

大家都是一样的,人性是一样的,学历与书呆子靠边站


寄希望于政府,很难!!!只能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

如果父母再给孩子不断施压,就麻烦了!

在目前教育体制下,父母的态度非常关键。老师在体制内,有时没有办法。

是啊,所以要理解老师的难处

在目前教育体制下,父母的态度非常关键。老师在体制内,有时没有办法。

2010-3-21 18:22:36

别让孩子活得太累

 

            ——心理咨询手记, 徐岫茹

 

    现在有些家长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成为“两面派”?有一位家长这样评价他的孩子:他在学校里和在家里完全是两个人,在学校里表现非常好,愿意帮助同学;老师在与他谈话时,都能够很好分辨是非,在同学里也是好样的。但是,回到家里呢,就完全是另一个样子;例如,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亲戚、朋友面前表现极差,认为在家里唯我独尊“很正常”。

 

这是在家教心理咨询中较普遍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孩子成为“两面派”的原因。笔者认为,这是应试教育环境的产物。

 

应试教育的弊病就在于,它想把学校变为一个“生产标准化人才”的“流水线”;这种“模式化教育”,如同要把每一个学生都从“灰姑娘”变成穿着同一大小“水晶舞鞋”的“高贵公主”。也就是说,要做一个让老师和家长都喜欢的“好孩子”。

 

    所谓好孩子,至少要有三个条件:一是学习成绩拔尖,二是听老师的话,循规蹈矩;三是热爱集体,在班上表现好,做好事等。但是,这个愿望现实吗?学生的个性哪里去了?  

 

    有的“好学生”已经深有体会:“做好孩子真是活得太累了,每天要戴着沉重的‘假面具’去上学,丢失了自我,今后怎么能适应社会呢?”现实生活告诉我们,模式化的教育是行不通的。

 

    有中学生告诉我这样的事实:有的“好学生”把比自己分数高的同学的名字记下来,视为对手;随后采取的措施是,别人问任何疑难问题不会给予解答,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使用的参考书一概要“保密”,以防止对手超过自己。

 

    有的“好学生”,甚至以偷窃别人的参考书,毁坏别人的教科书和笔记本,还有的制造谣言诋毁别人、诬告别人等手段,以达到保持自己成绩拔尖地位的目的。这样的作法怎能与信息时代合拍呢?怎么能与现代人的道德文明合拍呢?

 

    还有的中小学生反映,有些老师会偏袒“好学生”,成绩好的学生在课堂上说话、不守纪律,都不算问题;而对于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上课时说一句话,有一点小问题,都是大逆不道的,要受到严厉批评或是体罚。这样的“双重道德标准”,实际上纵容了某些学生,同时又严重伤害了另一些学生,其后果都是危险的。

 

    北京市某区曾破获一个青少年犯罪团伙,发现其中竟有数名班干部、团干部等“好学生”,难道不发人深思吗?再说,社会上有些领导干部贪污腐化,他们多半当初也是“好学生”,不然怎么能够进政府部门担任要职?那些违法犯罪者,他们中也都在学校学习过,其中也不乏“好学生”,那又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呢?如果教育如此无能,还要孩子进学校学习做什么?

 

    国外曾有一个说法:多一座学校,少一座监狱。希望这句话也能够适用于我国。如果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还需要一个过程,应试教育的弊病的消除,也是一个长久的教育改革的过程;但是,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就应该得到理解和接纳。因为在学校里要求太高,学生不能松懈;那么,如果回家后父母又有更高的期望,恨不能把孩子变成一架学习的“永动机”,而且又是听话乖巧的孝顺儿女,那真是太难为了孩子。

 

一是家长的要求不切实际,孩子在家里的放松不等于是懒散,宁愿让孩子适当做些家务劳动,那是心理上的放松,也不要把孩子变成“学习机器”;二是孩子的两面派和逆反心理是有原因的,或可以说是学校的环境给逼出来的,人总要有放松的时候,不能老是“紧绷”着;三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家长坚持不替他做,他是一定会去做的,关键是许多家长抢着替孩子做了,反过来又批评孩子,这能让人服气吗?

 

    四是孩子的唯我独尊也一定是有根源的,据调查,多是因为家长“以孩子为中心”所造成的;若是已经把孩子宠惯成“小皇帝、小祖宗”,反过来又要求他毕恭毕敬尊重别人,讲究文明礼貌,那真是天方夜谭了。

 

    我做过一个小实验,在心理咨询室,只放一张沙发,其他为普通折叠椅;每次我将家长往沙发上让,但是家长100% 不坐沙发,都是让孩子坐,孩子也从没有谦让意识,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难道家长没有责任吗?

 

所以,我劝家长们,别让孩子活得太累。还是应该多和孩子心理沟通,尤其应该让孩子真正摘下“假面具”:在学校里不一定做什么“好学生”,但要做一个最好的“我自己”;在家里不一定做什么“好孩子”,但要活得真实、轻松,应该学会生活上的自理、自立、自律,必须主动关心别人,少给别人添麻烦,做一个受同伴和社会欢迎的人,是比什么都重要的。

 

 

 

 

Powered by © 1998-2024
Processed in 0.00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