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吉他论坛日月潭→日月谈→日月弹(聊天版 Chatting) → 闽南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内在联系及其特点
查看完整版本:闽南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内在联系及其特点
2010-2-24 21:32:19

 
闽南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内在联系及其特点

苏振芳 
   

本文着重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探讨中华文化与闽南文化的内在联系,并就探讨、研究闽南文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提出几点看法。
    一、中华文化是多元统一的文化共同体
    中华文化是在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融合、交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多种区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形成最初的中华文化
    据有关专家考证,汉族形成于两汉时期, 在两汉以前,汉族还未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之前,中华文化是经过各民族长期的文化交流、融合以及分流之后,逐渐形成的。在中华大地上文化的起源是多区域、多元化的,同时,这些不同的区域之间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存在着交流和融合。在汉族形成之前,中华民族文化呈现出多元一体的格局。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中原地区处于北方畜牧、旱作文化与南方农业、稻作文化的交汇点上,这种特殊的地区环境和历史条件,使得以中原华夏民族为核心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同时也形成了中华文化的主体,即汉文化。
    (二)汉族文化与兄弟民族的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汉族与各兄弟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从未中断,而其中最突出的是魏晋南北朝、南宋、元、清这几个时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建国立朝,史有“五胡十六国”之称,具有代表性的有前汉、后赵、前秦、北魏、北周等。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对汉族儒学的学习和吸收,是广泛而深入的。它们不仅学习汉族律令,建立儒学学校,多方面吸收汉族文化,并且启用汉族士大夫管理国家事务。同时,少数民族文化对汉族的推进和影响,也是广泛的。其中,南北朝时期最为突出。这一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重要时期,汉族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少数民族而接受佛教的,才领会到佛教思想和佛教文化的。汉唐以后,汉族和南方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日益深入、广泛、多样。除了宗教以外,南方各族在文学方面的相互融合和相互影响也是十分突出的。
    (三)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相互影响与融合
    中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不仅是以汉族为核心的辐射与直向式的交融,而且在各少数民族之间也密切地进行横向式交融。在福建、广东、云南这几千里南方国土上,彝族、白族、壮族、畲族、越族、傣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在历史上也始终保持着友好的关系,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少数民族之间错综复杂而又密切深入的相互联系,尤其是文化上的融合与交流,构成了各兄弟民族基本的政治关系和文化关系,形成中华民族共同的思想文化的基础。
    二、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延伸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这一母体文化中重要分支之一,它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种不可分割性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闽南方言基本保留了唐宋以前汉族北方话的原貌
    福建、台湾及东南亚等地区目前流行的闽方言是我国七大汉语方言区(包括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中语音现象最为复杂的地区。闽方言包括闽南方言、闽东方言、闽北方言、闽中方言和莆仙方言五个方言区。在这五个方言区中,闽南方言使用人口最多、通行范围最广。除了福建省内以厦门、漳州、泉州三市为中心的24个县市外,还包括广东潮州、汕头地区,台湾省(使用闽南方言约占人口的四分之三);浙江省南部泰顺、苍南等县,及舟山群岛普陀、嵊泗县的一部分地区;海南省的14个县市;广东省雷州半岛、湛江等五个县市;广西省中南部桂平、北流等县的少数地方;江西省东北角玉山、上饶等县的少数地方;江苏省宜兴,漂阳等少数地方。还有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等国家,闽南方言亦是当地华侨社会主要的交流语言。全世界使用闽南方言的人口达四—五千万人以上。这种在闽台等地广泛使用的方言,系由中原辗转迁徙而来的,是中华文化在闽南文化中传承与发展的生动体现。
    闽南方言的形成与中原汉人在历史上三次大举南迁紧密相联。中原汉人第一次大举南迁的时间约在西晋末年,由于晋惠年间“八王之乱”,五胡相继入侵,中原汉人相率南迁,逐渐形成现在的“闽南人”和“客家人”。现泉州、漳州等地使用的闽南语中的“十五音系统”即源于东晋中原汉语。中原汉人的第二次大举南迁是在唐末年间,当时的战乱再一次使中原汉族移民大量入闽。这次汉人入闽,带来了唐朝的中原汉语。中原汉人第三次大举南迁大约在宋高宗年间,由于宋高宗南渡及元人南侵,汉人迫于战乱,再作大规模迁移。这三次大迁移,尤其是后两次大迁移,带来的是唐宋时期的北方方言。这种北方方言就是现在流行于闽台等地的闽南方言前身。由于历史与地理方面的原因,闽南方言至今基本保留唐宋时期中原汉族北方方言的风貌。例如,唐、宋时期中原音的八种声调,现在北方方言中已发生变化,入声完全消失。而闽南方言至今仍保留了唐宋时期中原汉语中的八种声调。闽南方言是史学界认证的“华夏中古音”。由于闽南方言保留了中古时期的八种声调,因而有的古汉语专家提出,要学习古汉语,必须到福建,尤其是泉州一带,这个地区至今保留了唐、宋时期中原汉语的十五音系(现代普通话已发展到二十个声母)。还有的专家指出,要重演唐、宋时期诗人朗诵诗词的情景,必须使用闽南方言,才能做到朗朗上口、音韵铿锵。这些事例充分说明,闽南方言来源于中原北方方言,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闽南的经济文化和风土习俗,源于中原文化
    现在的泉州地区,包括惠安、南安、晋江、石狮等县市,其工商文化和风土习俗,保留着与中原文化非常密切的乡土遗迹。泉州、惠安、晋江的梨园戏、高甲戏、南音(南曲)等戏曲艺术,至今仍保留着晋唐时期的艺术风韵。其中,南音(南曲)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中原古乐活化石”。晋江、泉州的掌上木偶和提线木偶,至今尚保留着河洛唱腔。惠安、泉州、晋江等地的寺庙,至今尚保留着中原寺庙的名称,例如,河南有洛阳、少林寺、白马寺,泉州、惠安也有洛阳桥、少林寺、白马寺。泉州、惠安、晋江等地的无数石刻基碑,至今仍保留着中州、固始等河南府郡的名称。闽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历史渊源,在史书上也多有记载:《福建通志》云:“晋人南渡,衣冠避地者多沿江而居,故名晋江”。太宋三年置郡名晋安,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和先进的中原农耕技术大规模地移植到泉州。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一书也指出:“梁末大丧乱,晋安郡独富饶安宁。”唐末五代初,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潮兄弟率寿、光州中原人南渡来闽,统一闽疆,“作四门义学,还流亡,定敛赋,遣吏劝农”。在发展农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奠定了中原文化扎根泉州、惠安、晋江、南安、石狮一带的厚实基础。这里必须强调指出的是,在历史上,泉州、惠安、晋江、南安这一地区战乱较少,社会较稳定,人民生活较安定,经济、文化较繁荣,这都有利于中原文化在泉州、惠安、晋江、南安等地区扎根,并完整地保留至今。
    三、闽南文化与中华文化历史传承的地域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地域性,因此,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而每个地区的文化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各自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闽南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它既蕴涵着中华大文化的历史内涵,也具有与自身的地理环境相融合的区域文化色彩。中华文化与闽南文化之间的关系,是母体文化与分支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包括闽南文化,而闽南文化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某些共同的精神特征。研究闽南文化的历史特点,对于探讨建设有自身特色的闽南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闽南文化与中华文化历史传承的地域特点
    1、闽南文化保留和发扬中华民族古民居和古服饰的传统文化。
    闽南文化在其历史变迁中,历经沧桑,但始终情系中华文化,保留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无论土木建筑,还是石雕木刻;无论是造船打铁,还是渔猎农耕;也无论是婚丧礼仪,还是节日庆典等,至今仍可以从中领略到中华民族文化的余韵。例如,惠安的民居建筑,现在仍保留着皇宫式的建筑式样,其高高的飞檐、金黄色的琉璃瓦筒,与北京故宫的建筑群遥相呼应。又例如,惠安妇女的衣袖短、裤脚宽、露肚皮的服装习俗,有的专家指出这种习俗与敦煌石窟里菩萨、壁画和塑像极为相似,因而认为惠安女的这种服装习俗,是中国古代佛教东传留下的痕迹。也有的专家认为,这种服装习俗是此地先民百越人的古俗(百越是中国古代南方民族的总称,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南,从事渔猎和农耕生活),由于恪守旧俗,在这个闭塞的海陬之地,世代相传下来,尽管专家看法不同,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惠安女的服饰是在中原汉人南迁之后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它既保留着原住居民的服饰特点,又融合了中原文化,尤其是吴越文化的传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才形成了目前的(系大方块头巾、穿短上衣、宽裤角、佩银裤链)服饰习俗个性。尽管这种服饰在近代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但仍然可以从中看到其中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历史底蕴。
    2、闽南沿海地区有着悠久的造船历史。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福建的先民就“以船为车,以楫为马”。隋唐时期,泉州地区是当时全国主要的造船基地之一。宋元时期是泉州海外交通鼎盛时期,也是泉州地区造船业最发达的时期,惠安的洛阳、白沙、西方、白崎、秀涂、崇武,石狮的坩江、祥芝,晋江的永宁、金井、深沪、东石、安海,泉州的乌屿、寻埔等地遍布船厂。当时北方金朝也派人来福建泉州惠安等地请当时著名的船工打造战船,宋元时期,泉州、惠安船厂所造海船,在坚固性、稳定性、适航性和水密隔舱的安全性等方面,在当时世界上都具有先进水平。1974年在惠安白沙与泉州后渚之间的后渚港发掘出的宋代海船,可以得到充分的证明。
    宋元时期泉州、惠安等地的船工,不仅能够造出坚固的海船,而且能够对外国来泉州、惠安的贸易船只进行修理改造,使之更易于航行。16、17世纪,日本的造船技术落后于中国,其海船“底平,不能破浪……若遇无风、逆风,皆倒桅荡橹,不能转戗,故倭舡过洋、非月余不可。”福建泉州惠安船工对这种旧船“贴造重底,渡之而来。其舡底尖,能破浪,不畏横风、斗风,行与便易,数日即至也。”1
    3、闽南地区自古以来海外交通贸易发达。
    在宋元时期,闽南作为福建南部的一个重要地区,也是进行海外交通贸易的重要港口。两宋时期,泉州、晋江、惠安等地的海外交通贸易非常发达,在不到300年内,包括现在惠安的白崎、白沙、西方,石狮的蚶江、鲤城的后渚、乌屿在内的泉州港,经历了三次大的发展:第一次是在北宋中期,其发展速度超过明州,仅次于广州。第二次是在南宋初年,其发展速度已赶上广州,与广州并驾齐驱。第三次是在南宋末年,其发展速度已超过广州,成为当时国内****的港口。至元代,包括惠安白沙、白崎、西方在内的泉州港已发展成为世界****的港口之一,与其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多达90多个,开辟了泉州港至占城、三佛齐、闍婆、渤泥、菲律宾、印度、兰无理、故临、阿拉伯、东非、朝鲜、日本等航线。明朝时期,包括惠安白崎、白沙、西方、秀涂在内的泉州港虽然逐步从官方贸易变为私商贸易港,但对外往来还经历相当一段时期的繁荣与发展。
    4、闽南沿海地区的人民,自古以来以海为生,以海为家,奋斗不息。
    闽南沿海在历史上作为福建南部的一个行政区,由于其土地贫瘠,海岸线长,老百姓大多以海为家,以海为生。据福建官府档案记载,明中州以后,福建贫乏的自然资源已不足以供养人民,“闽地瘠民贫,生计半资于海,漳泉尤甚。故扬帆蔽海,上及浙直,下及两粤,贸迁化居,惟海是藉。”2又加上土地资源大都为士大夫占有,而农民少有土地,农民生活极为困难。据史料记载:“郡(福建)多士大夫,其士大夫又多田产。民有产者无几乎,而徭役则尽夷之民”3,不但官僚地主占据了大量土地,大量的僧田、寺院用地又占去了许多可耕之地。时“天下僧田之多,福建之最,而福建又以泉州为最,多者数千亩,少者不下数百。”4当时有人称泉州府有“寸土如寸金之贵”。另外,由于气候的原因,自然灾害频繁,许多年份出现春夏不雨、田圻龟文、野草自焚,人民饥饿辗转于沟壑,流殍乞丐于道旁,有父子不相顾矣,有妻离子散矣。面对着贫瘠的土地、变幻莫测的自然灾害,沿海一带的渔民把生存的希望寄托于蓝色的海洋。深海捕捞、远洋运输、近海养殖,战狂风、斗恶浪,以海为生,成为闽南渔区人民世世代代奋斗不息的历史画卷与现实写照。
    (二)研究和探讨闽南文化的现实意义
    文明是无疆界的,但文化却存在着社会差异、地域差异。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闽南文化建设中,我们必须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但是,建设闽南文化,要结合区情、民情、地理、历史、人文、伦理等等,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和区域特色的闽南文化。在当前,深入探讨和研究闽南文化,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现实意义。
    1、深入研究和探讨闽南文化,能够加深对中华文化丰富内容的认识。
    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都是民族性和区域性的统一,要深入研究一个国家的文化,必须对文化的民族性和区域性进行深入研究。在研究与探讨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离不开对各个区域性文化的研究。闽南文化是一种区域性文化,通过对闽南文化深入而具体的研究,能够加深对中华文化丰富内涵的认识,能够从整体与局部相统一中更全面、更具体、更科学的把握中华文化,更有利地发扬光大我们的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2、深入研究和探讨闽南文化,能够更加科学地揭示闽南文化的个性,建设具有闽南特色的区域文化。
    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承认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绝不能抹煞闽南文化所具有的特殊性。中华文化的普遍性与闽南区域文化的特殊性并非绝对排斥,中华文化的共性和闽南区域文化的个性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联系而存在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个性包含着共性。中华文化的各个区域,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东南沿海地区的文化,决不同于西北草原文化,也不同于西南的山地文化。闽南文化是东南沿海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特点,深入研究和探讨其自身所蕴含的个性,例如海洋文化、工商文化、石雕艺术、民俗风情、服饰文化等,对建设有闽南特色的区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3、深入研究和探讨闽南文化,对进一步揭示闽南文化的多层内在蕴涵,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闽南文化是由多因素构成的区域文化,其内在联系是多样性的统一,对其多层内在涵义的揭示,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其文化价值。闽南文化是一种由三种层次文化构成的同心圆文化。其最外层是物质文化,包括工商生产活动等物质基础,这是闽南文化物化现象的外在表现和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中层是制度文化,包括人际关系、礼仪习俗等社会规范,反映出闽南文化自身的特色;内层是精神文化,包括各种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这是闽南文化的深层结构与核心。可以说,物质文化是闽南文化的基础和表现形式;制度文化则是闽南文化的中坚;精神文化是闽南文化的灵魂,它既对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有辐射力和穿透力,又必然受到外层、中层文化的影响的制约,三者有机地结合,构成独具特色的闽南文化。
    4、深入研究和探讨闽南文化,对促进海峡两岸的双向交流,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闽南地区地处海峡两岸交往的要冲地带,自古以来两岸交流频繁,两岸人们语言相通、习俗相同,相当一部分居民与台湾有亲缘关系。通过对闽南文化的研究,能够进一步了解闽南文化的历史形成、发展变化及其传播过程,探讨和研究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的相互联系,增进海峡两岸的文化认同和经贸合作,增强实现祖国统一的决心和信心。

    注释:
    1木宫泰产:《中日交通史》卷下。
    2苏同炳:《台湾史研究集》台北1981年,第19页。
    3《明史》卷203。
    4陈寿祺:《福建通志》卷56。
 
 
  摘要:中华文化是多元统一的文化共同体,而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延伸,有自身的历史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闽南文化;中华文化;历史特点;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0402-0104-04
作者简介:苏振芳(1948-),男,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2010-2-24 21:54:55

构建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和谐社区 (转载)
 
湖里区殿前街道长乐社区  郭婧

湖里区殿前街道长乐社区是个有着深厚闽南文化底蕴的社区。在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扩大闽台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殿前街道党工委把发挥闽南文化优势,培育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社区文化,作为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特色工作来抓,取得了良好成效。笔者从长乐社区的实践过程,就厦门如何推进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和谐社区建设,进行初步探讨。

一、挖掘闽南文化资源,发展壮大社区文化队伍

社区文化,是指生活在一定地域环境内的人们共同拥有的特定文化环境和在此环境中孕育出来的生活行为方式、心理情感结构、价值体系等精神现象的总和,它是社区居民和社区环境互动的产物,是在社区日常自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带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也带有一定的自身规律。社区文化建设须遵循社区文化自身的规律,充分发挥社区文化主体—社区居民的积极性,才能形成本社区特色文化。只有具有社区个性的特色文化,才能真正吸引群众,使群众自觉自愿地参与其中,乐享文化公平。

整合闽南文化资源。长乐社区住户来自五湖四海,但社区文化的根还是闽南文化为主体。因此,我们特别注意保护闽南文化在社区生“根”,进而融合多种文化原素,形成具有闽南文化传统的多元并存的社区文化。一是保护复建闽南村落建筑文化。中原士民不断进入闽南后,逐渐形成了具有特定基质的村落家族,构成社区基层组织的基本形态,具有血缘性、聚居性、稳定性的特点,并代代相传至今。现已成为具有浓厚闽南特色的旅游文化项目,也是长乐社区重要的文化建设项目。社区争取项目投资16亿元,建成占地面积1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集闽南古镇土楼、店铺、商贸大楼为一体的闽南古镇公共商业文化项目。二是收集整理民间闽南文化项目。闽南文化,项目众多,内涵丰富,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有一些项目的传承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因此,收集整理继承民间闽南文化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仅狭义闽南文化而言,就包括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民间艺术、宗族文化、闽南方言等多种文化形态。其内涵十分广泛,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生命礼俗、信仰习俗、文艺风俗、娱乐风俗、社会组织风俗等等,而这些风俗中除与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中大同小异外,最富地方特色的有文艺风俗中民间文学(民谣、童谣);娱乐风俗中的民间舞蹈(“拍胸舞”)、“骑竹马”、舞龙、舞狮、“车鼓弄”、“赛龙舟”(端午节)、“搏饼”等在居民中更为民众接受和喜爱,也更容易组织开展活动。

建立闽南文化人才队伍。第一,“海选”闽南文化能人。长乐社区是通过发动社区近万名居民,大家推荐与个人自荐相结合,群众共评与专家点评相结合,不拘一格,“海选”各类闽南文化能人。特别是注意查找发现那些年龄大、艺龄长、有绝活、有影响的老闽南风俗文化艺人。第二,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组织起来,形成整体力量。组成共性文化人才组、闽南文化人才组。各组有分有合,各有重点又相互配合支持,形成整体文化力量。在闽南文化人才中又细分出乐器人才队伍,演唱人才队伍,组织协调人才队伍,舞蹈人才队伍等。第三,建立文化人才档案。把闽南文化人才登记在册,建立联系,传递社区文化信息,使之成为社区文化队伍主力。四是要注意闽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梯次递进。特别要注意抓“两头”促中间,一方面要做好闽南文化传承人的保护,为他们的教学工作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做好闽南文化继承“从娃娃抓起”的工作,保证整个闽南文化队伍能够后继有人,可持续发展。

加强闽南文化人才的培养。首先,社区党组织、居委会要发挥主导、领导作用,把好方向掌好舵。用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引导闽南文化活动的健康发展。突出社会主义文化工作的核心价值,严禁独立分裂、封建迷信等各种消极、不健康文化滋生。其次,要加强业务培训。要以提高社区文化骨干对闽南文化的传承、弘扬、创新等核心能力为重点,采取请专家进社区带“徒弟”、派骨干出社区“取经”等多种方法,学习借鉴先进成果和经验,借别人的“骨髓”长自己的“肉”。要帮助社区闽南文化骨干搞清楚开展社区文化的基本要求、内容和方法、组织协调的基本经验、发展趋势等。再次,融合创新,推陈出新。通过建设文化室、开展文化节、日常文化活动,挖掘优秀的闽南传统文化,让社区居民有戏看、有书读、有活动可参与,把他们从低级庸俗和封建落后的活动中吸引过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促进社区文化“内生先进”机制的形成。立志改革创新,不断探索社区闽南文化发展的新方法、新途径。要围绕人民群众的兴趣爱好,围绕和谐社区建设这个重点,激发群众的兴趣爱好,促进社区闽南文化与其它文化的共同繁荣、融合、发展。

二、发挥闽南文化优势,打造社区闽南文化特色

社区文化必定有一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传统做支撑。积极向上的社区群众文化活动,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追求和谐的思想理念和思维方式,有利于调整心态、愉悦身心、维护稳定,从而为构建和谐社区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打造有影响、有特色的社区闽南文化,就必须要坚持闽南文化环境的传统优势,把根留住;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走群众路线,让广大社区居民参与进来;必须遵循保护继承与创新发扬相结合的的文化内在规律,才能打造出真正具有鲜明闽南文化特色的社区文化来。

正确认识闽南文化,充分发挥闽南文化优势。闽南文化中蕴藏着深厚的思想内涵,具有相当强的地域文化优势。要辩证地看待、对待社区闽南文化。闽南文化既是古代的又是今天的,既有“中式”的也有“西洋”的,既可以“阳春白雪”,也可以“下里巴人”,既有高雅的一面,也有通俗的一面。正是这种雅俗共赏性,才被广大社区居民所接受、所热爱。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盯着其消极的一面,全部否定。要赋予社区闽南文化新的内涵。大胆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摒弃那些格调庸俗的成份,融入符合时代要求、居民喜闻乐见的新内容、新形式,使之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要打造社区精品闽南文化。打造社区闽南文化精品,仅靠社区是不够的,还要请闽南文化的专家、专业团队进社区,开展文化建设的帮、扶、带,专业与业余结合,专家与居民切磋,力争在闽南文化的选题、内容、表现方式上等精益求精。

闽南人的崇源重本、恪守传统,在共同的血缘、心理、文化和精神的基础上,能把广义的闽南人凝聚在一起,养成强烈的群体意识;闽南背靠丘陵,面向大洋,从自主的“海上丝绸之路”到列强威逼下的被迫开埠,多元文化的碰撞培养出了胸襟广阔、兼容开放的品性;闽南文化深受外来文化和移民文化的多重影响,由此形成了勇于进取、积极开拓的人文精神;从西晋开始的中原人大举南迁,到数百年后的明清时期闽南人“过番”(南下东南亚),闯荡异域,艰难谋生,思乡念土,塑造了生存力强和强烈的“祖根”意识,这种“祖根”意识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是维系社会的“粘合剂”,是闽南文化浸染社区大众文化的心理基础。对于社区进行团队教育、邻里和睦、爱国主义教育等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利用效力。

这些正是我们需要积极保护、传承闽南文化,挖掘当代价值,营造浓郁的社区闽南文化氛围,以开掘出既传统又现代、既主流又民俗的真正意义的社区闽南文化。

政府主导,社区主办,共建共享社区闽南文化成果。社区文化是一种社会再分配形式,体现的是在文化方面的公平、公正,必须由政府统一规划社区文化建设,进行整体设计和布局,体现文化多样性。同时,社区文化毕竟离不开社区,因此,必须由社区来主办,体现社区主人翁姿态,负起社区责任。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吸引和调动社会文化资源参与社区文化建设。首先是调动辖区企事业单位文化资源共建共享。社区文化建设应充分调动社区企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进行共建共享。社区共享的文化资源主要包括人员共享、场地共享、设备设施共享、信息共享等。要专门设立了社区共建协调议事机构,负责社区共建工作的计划制定、工作实施与信息交流,负责社区资源共享的开发与信息交流。

整合闽南文化活动场所。就是把辖区内的行政事业单位、学校以及企业等文化场所利用起来,同他们签订节假日给社区开放使用的协议,确保社区闽南文化活动有足够的场所。

实行社会化运作。通过一系列规范程序,将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和设施场所建设交由符合条件的企事业单位或社团组织来承办,目标就是提高闽南文化资源的投入效率和使用效益。也可以委托经营,就是将社区文化建设委托给一家文化管理公司运作,利用专业文化公司的人才优势、网络、资源优势,精专、高效地达到开展社区文化要求的目标。

通过经常性的社区文化活动,传承和弘扬闽南文化。通过唱闽南歌,跳闽南舞,乐曲、武术,舞龙狮,用闽南的方言表演等,让社区居民对闽南文化产生认同感、亲切感、自豪感。要用制度保证社区闽南文化活动经常化,确保每月每季度每半年都有闽南文化活动。要把闽南文化活动寓于社区的各项教育中,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活教材。大力开展闽南文化的交流活动。通过老艺人传经、民间艺术团来表演、社区间文化互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扎实开展文化活动评比竞赛,组织辖区成员单位文化调演评比,组织社区居民开展闽南才艺表演。还要组织社区优秀闽南文化节目走出去,参加各种闽南文化才艺大比拼,提升社区闽南文化演艺水平、普及闽南文化的影响力,打造社区闽南文化品牌。

三、唱响社区闽南文化旋律,建设温馨和谐社区

用闽南文化构建和谐邻里关系。闽南文化强烈的群体意识和“祖根”情结,是构架社区居民情感交流的强力“粘合剂”,能够把社区居民吸引在一起,创造和谐、友善、互助的人际关系。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群众性的闽南文化活动,可以增进感情,消除隔阂。我们通过社区音乐广场、跳闽南腰鼓舞、吹闽南的乐器、表演闽南拳术等,把大家组织起来,从相识、相知到相信、相助,让陌生的社区居民变成和睦相处的一家人。

用闽南文化促进和谐联谊活动。把闽南文化寓于党建联谊活动之中,可以使党建联谊更活泼,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理论教育同民俗文化宣传结合起来,寓教于乐,让大家更容易接受。把闽南文化寓于外来务工人员联谊活动中。把他们渴望尽快融入厦门的情感,通过文化的方式联结起来,巩固下来。让他们进入厦门之门,找到家的感觉。把闽南文化寓于社会工作联谊活动之中,以活泼、有趣、快乐的方式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用闽南文化搭建两岸同胞交流的桥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过程中,同时也应该是加快两岸文化交流的过程。由于闽南与台湾的“五缘”密切、文化渊源浓厚,更具有打头阵、当先锋的先天优势。要摸清底数,当成主人。搞清楚社区辖区内有多少台湾同胞,有多少人喜欢闽南文化,并把他们的闽南文化特长登记造册,做到安排活动有的放矢。要在闽南文化活动中突出台湾同胞当主角,让他们感受自己就是社区的主人。积极开展两岸同胞闽南文化联谊,加深友谊。例如,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开展闽南文化活动,融溶两岸同胞亲情,使之成为两岸同胞携手共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实现中国化复兴的不竭动力。

 

2010-2-24 21:56:38
闽南文化略论  
 
作者:吴诗池 

  闽南文化,系指生活在闽南地区的闽南人共同创造的,并一代代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地区性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其分布范围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被誉称的“厦、漳、泉金三角”,即现辖的厦门市、漳州市、泉州市各区、市、县(泉州原辖金门县待统一)。闽南文化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福建设置闽中郡,开启了中原文化与闽南大著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汉晋时期,大批中原汉民迁入闽南地区,推动了闽南文化的形成。晋唐时期,闽南地区汉民人口剧增,经济迅速发展,政教管理体制日臻完善,闽南文化得到发展。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启航点和东方大港,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到泉州经商,带动来了伊斯兰文化,闽南文化得到丰富。明清时期,欧洲商人和传教士来,传入了西方文化,闽南文化进一步得到繁荣。从闽南文化的发展轨迹,可以窥见闽南文化是经过一代代闽南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挖掘、弘扬、创造,并吸收采纳了阿拉伯文化、南洋文化、西方文化等外来文化的特质和合理因素,有机地融入了其体系内,孕育、发展起来的,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独特的性格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一)闽南文化的内涵
  闽南文化,其内涵除广义中也含农耕文化、海商文化外,更值得一提的是狭义中所含的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民间艺术、宗族文化及方言等。
  建筑文化闽南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情趣,凭藉自己的聪明才智创建与自己生活环境相适应且符合自己的审美观的闽南建筑。依功能可分民居、祠堂、寺庙、宫观、牌坊、塔、幢、亭、台、榭及桥梁、海防建筑等,丰富多彩的闽南建筑,堪称既富有独创性又集中外建筑之大成。其中最富特色的首推民居中的“宫殿式”俗称“古大厝”建筑,座落于泉州南安官桥漳里村的归侨蔡资深民居是其代表作。该民居建于清咸丰光绪年间,其主体建筑同闽南地区习见的古大厝一样,三开间或五开间,带护厝,突出厅堂,两边对称,横向扩展布局。纵深二、三、四落三等,以厅为组织院落单元、厅、廊、过水贯穿全院、硬山及卷棚屋顶,穿斗式木构架,上铺红瓦及瓦筒,燕尾形屋脊。所不同的是该建筑为群体建筑,且座座雕梁画栋,装饰有透雕、浮雕、线刻或圆雕而成的精美木雕、砖雕、石雕、泥灰雕,雕饰题材十分广泛,雕刻技艺精湛,雕琢的飞禽走兽、花鸟鱼虫、戏剧故事、山水人物,造型逼真,栩栩如生。该民居建筑群既沿袭,保留了传统的闽南民族建筑风格和特色,又部分吸收了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筑艺术中的装饰艺术特点,堪称闽南古民居建筑艺术与中国域外建筑艺术合璧的杰作。此外,俗称中西合璧建造而成的“洋楼式”的闽南侨乡民居“番仔楼”也是其代表作。
  民俗文化系指闽南人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间文化事象(事物和现象)的泛称。其内涵十分广泛,其中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生命礼俗、信仰习俗、文艺风俗、娱乐风俗、社会组织风俗等等,而这些风俗中除与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中大同小异外,最富地方特色的有文艺风俗中民间文学(民谣、童谣);娱乐风俗中的民间舞蹈(“拍胸舞”)、“骑竹马”、舞龙、舞狮、“车鼓弄”、“赛龙舟”(端午节)、“搏饼”(中秋节)在节庆日中尤为活跃。
  宗教文化系指闽南人的宗教信仰和民间信仰。闽南人除信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为主兼信仰印度教、基督教和摩尼教外,最富有特色的是民间除信仰中华民族古代共同信奉的诸神(如土地公等)外,还信奉实有其人被尊为神灵的保生大帝(吴本)、妈祖(林默)、广泽尊王(俗称“圣王公”,原名郭忠福)、清水祖师(陈普足)。
  宗族文化也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地区宗族文化十分发达,重视宗族亲情、重视编修族谱和重视宗祠建筑是其标志。
  民间艺术闽南文化中的民间艺术十分发达,除剪纸、纸画、漆雕、漆器等民间美术、工艺美术外,最值得称道的有被誉称“宋元南戏活化石”、“东方古典音乐明珠”、“古代戏曲艺术瑰宝”的闽南语系梨园戏、高甲戏、南音(中国四大古乐之一)和木偶等。此外,还有融合释、道二教之法事活动形式发展而成全国罕见的宗教戏剧———打城戏(又称“法事戏”、“和尚戏”、“道士戏”)。
  闽南方言系指闽南人创造和使用的地方语言。该方言是汉语诸方言中很重要的一种方言,为中国八大方言之一。是全世界最有代表性的60种语言之一。据统计全球讲闽南话的人多达近4000万(福建800万、台湾1700万、南洋约1200万。世界其他各地约200万)。
  (二)闽南文化特点
  1、闽南文化具有传统性、连续性特征。这除了继承连绵不断的中华传统文化外,闽南文化自身的传统也是连绵不断,且不断发展。
  2、闽南文化具有一体多元特征。即与中华传统文化为同一体又以闽南文化为主体,兼吸纳了南洋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的某些因素等。如建筑文化中除以“宫殿式”古大厝、临街骑楼为主流建筑外,也可见到中国传统建筑、中西合璧建筑、阿拉伯式建筑、侨乡特色建筑等。
  3、闽南文化具有兼容性和开拓性特征。这在宗教信仰(多种宗教)、民间信仰(多神)、建筑、戏剧、方言等等都有所反映。如戏剧方面,多种剧种并存,歌仔戏、梨园戏、高甲戏交相辉映,即便同一剧种,也是各种流派,各种技艺争奇斗艳而竞相发展。又如方言方面,在闽南语中容入一些马来语等。再如在泉州还可看到阿拉伯文与汉字并排的春联。
  4、闽南文化中的方言具有古老性独造性特征。法国语言大师马伯乐曾说过,闽南话是世界上特别古老的语言。它不仅形成历史悠久,而且还保存了中古汉语和上古汉语的许多特点,同时还保存了许多古汉语的词语。这些词语在普通话和汉语的其他方言中,有的没有,有的不用,有的少用,而在闽南话中则是基本词儿。故闽南方言被学术界称为“语言的活化石”。这在汉语诸方言中是非常突出的,也是区别汉语的重要标志之一。而闽南方言的独创性则主要表现在语言词汇、语法诸方面者有许多自己的特点。
  5、闽南文化具有开放性特征。这同闽南人中多为中原汉族移民及多侨民(闽南人移居国外,外国侨民留居闽南)息息相关,也与闽南海商文化发达有密切关系。此外,闽南文化具有上承下传的双重传播性特征。即主体文化由中原传播而来,融合土著文化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闽南文化,尔后又通过移民台湾传播到台湾及通过移居国外的华侨华人传播到国外。
  (三)闽南文化的传播及其影响
  文化的创造者是人,且人又是“文化最忠实、最积极、最活跃的传播者。而文化远距离的传播,有赖于人口的迁移”闽南文化的传播是通过闽南人移居国内外而传播的。国内传播达闽北、闽中、闽西、浙东南、赣东、粤东、港澳、海南及台湾。其中移居台湾为最多,且分布广泛于台北、台东、台中、台南、高雄、桃园、苗粟、基隆、南投、屏东、彰化、花莲、嘉文、宜兰、云林、新竹、澎湖等绝大部分地区,而均有闽南人在那里一代代休养生息。已知从唐代始,先辈移居台湾,不仅带去方言,也带去闽南人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民间信仰、民间艺术、民居建筑等等,并代代传承、发展和创新。但发展迄今,仍语言相同,生活习惯、民俗风情、宗教信仰、民间信仰、民间艺术、民居建筑也仍相同或近同。从现有台湾人口中讲闽南话的就多达1700万人,表明闽南话在台湾是其主要语种,由此可窥见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教育几近相同。而国外传播则达世界各地,堪称世界各地都要找到闽南籍华侨(居多)华裔人群的足迹。移居国外的闽南籍华侨、华人(指入居住国外籍者)有数百万之多,其中称居东南亚诸国最多。华侨、华人先辈不仅带去闽南方言,而且也把闽南的民俗风情、民间信仰、民间艺术传播到居住国闽南人社区,并一代代传承、渲变和发展。迄今侨居于世界各国的华侨、华人已多达近1400万人,分布于近百所国家和地区,由此可窥见闽南文化在国外传播广泛之一。
  文化是生产力,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罗豪才率领全国政协考察团到安徽对徽文化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时曾明确指出“文化是生产力”先进的文化将推动经济的发展,台湾学者魏萼在《闽南文化的经济意义》一文中明确指出:“闽南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我们赞同这一观点。厦、漳、泉金三角及台湾、南洋闽南人的经济奇迹可作佐证。由此可窥见闽南文化影响深远之一。
  (四)研究闽南文化的意义
  闽南文化上承中原,吴越文化而由移居闽南的汉人和原住民共同创的先进的地域性文化,尔后又借鉴了南洋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使闽南文化更兴盛发达。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对闽南文化的研究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闽南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形成的,不可避免地存有时代的局限性,我们以科学的分析态度对闽南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弘扬传统闽南文化的精华,摒弃闽南文化中的糟粕,在批判中加以继承,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2、通过对闽南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闽南文化中蕴含的开放性、包容性、思辩性,弘扬拼搏精神和树立自信。
  3、闽南文化蕴含的“和合思想”,是构建和谐的闽南社会及增强与台湾同胞和侨胞凝聚力的保证。
  4、闽南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对闽南文化的研究有利于闽南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保护。也有利创造出既体现闽南传统文化特色,又富有时代精神的先进闽南文化,促进闽南文化资源的永续性发展。
  5、对闽南文化的研究,在促进和平统一台湾有着不可替代地位和作用。闽南文化对台湾地区有着强大的辐射作用,因此对台湾同胞有着强大的吸引作用。
(作者系厦门大学总支党员)
 
2010-2-24 22:07:03
闽南人的性格断想
作者:钓隐
一直认为地域环境对人的性格是有影响的。比如,北方之地气候干燥,既有夏天的酷暑又得冬天的严寒,人的性格大都比较鲜明和直爽粗犷,而长江以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别较不明显,人的性格也相对温和细腻。因此网上评论谈及地域人格,常常有北方人南方人之分。
闽南之地当然属于南方,关于闽南代表,目前默认的是指厦门居多。看到一些谈论闽南的文字,言必称厦门如何如何,谈论人品,则是厦门人如何如何,从我个人的感觉来说,这其实很不确切。
厦门成为默认的闽南代表实际得益于近代的一些历史转折。一是鸦片战争之后,厦门被迫成为通商口岸,二是改革开放又使厦门成为经济特区,这些历史转折使厦门人口大量增加,国际金融和贸易迅猛发展。
论及历史,泉州比厦门要悠久得多。两晋时期大批士族晋民避乱入闽,辗转来此,沿江而居,晋江便因此而得名。唐后泉州更是繁荣,海上丝绸之路便是从泉州开始,刺桐港也成为亚洲****港口,风头一时无两。
网上有人说厦门人性格温和,待人热情,但懒惰,怕吃苦,缺乏进取心等等,这些可能都说得不差,但不能由此推断闽南人的性格也是如此。因为厦门人根本代表不了闽南人,甚至说得过分一点,厦门人根本不是闽南人。
厦门目前是闽南****的城市,人口最多,不过我认为正因为如此,厦门才代表不了闽南。厦门的本质上是一个移民城市,真正的本地人并不多,由厦门一地来推断闽南人的性格显然是有偏差的。而泉州,没有象厦门一样在近代经历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得以保持了比较纯正的闽南血统和性格。
说闽南人性格温和,懒惰,怕吃苦实际上是一种误读。隶属泉州的惠安县以出产石材而著名,那里的男人打石头,而女人则担石头。粗大沉重的花岗岩石条,两名惠安妇女靠在一起就可以担起来。就是这“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的惠安妇女,用瘦弱的肩膀担出了自己的家园,也担出了“中国最吃苦耐劳妇女”的称号,这样的闽南人,何来懒惰怕吃苦一说?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三个地方造的海船最有名,分别是浙船(浙江造)、广船(广东造)和福船(福建造),而论质量和规模,福船更是其中精品,当年郑和下西洋所用的即是福船。造船技术既如此之高,福建多山耕作又困难,闽南人自然大都以出海捕捞为生。试想一下,常年在波涛海浪之中出生入死的渔民,性格怎会温吞?恰恰相反,闽南人多是坚强剽悍而又团结义气。过去出海风险太大,在海上生存全靠相互之间共同协作,不团结是不可能的,而一旦发生海难无法回来,家中的妻儿老小自然就由邻居代为照看,这样的生死亲情成为联结人际关系的最坚实纽带。因此,闽南人的宗族观念非常强,血液里也世代遗传着团结、肝胆和讲义气的性格特质。
闽南人善于经商,天生是商业好手。闽地多山闭塞,农耕不利,海洋捕捞风险太大,维持生计相当不易。于是,在很早的时候,闽南人就飘洋过海到南洋去闯天下了。到了南洋,闽南人多半不再从事农业而是落地经商,天生的潜质得以充分发挥。19世纪末开始许多华侨陆续回到祖国,当时的鼓浪屿住满了商业巨子。例如鼓浪屿宾馆的主人黄奕住,鼎盛时期曾经在岛上拥有160多处物业;林尔嘉,当时捐献了许多银子给清政府,以至于有林尔嘉捐献了半个颐和园的说法;还有黄仲训,从英国人手里买下日光岩,免费供市民享用……目光回到现在,闽南人依然在南洋继续着经商传奇,陈永栽、施至成、郑少坚等等,都是本国响当当的人物。国内的泉州地区,富商更是多如牛毛,鞋业、食品业、服装业那些耳熟能详的品牌都出自这个弹丸之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人口构成以本地人居多的泉州地区虽然在经济上遥遥领先于厦门,但一直无法成为一个具有国际意味的大城市。去过泉州的人都能够感觉到它的凌乱、无秩序和粗俗,弥漫着一股难以言说的厚重气氛。很多泉州人相当排外,一个外地人在泉州要想开个店做生意是非常困难的,要不了多久,周围本地人的店铺一定会想尽办法让你关门。这其实都源于闽南人根深蒂固的宗族观念和保守的性格特质。由于保守,对于外来文化的进入只能采取一种抗拒的心态来对待,久而久之,就成了城市的性格。
而厦门则大为不同。我前面说过,厦门人不算严格意义上的闽南人,因为厦门是一个移民城市。就是这样的移民性格才使得厦门充满了本省最为开放和宽容的城市气息。我现在已经听不到关于厦门人排外的说法了,因为满街都是外来的人,到处都是普通话。厦门的经济实力虽然比不上泉州,但在文化包容性上却高出泉州许多,国际化都市的氛围也远远浓厚于省内其他城市,在这一点上,其他闽南地区难以取代厦门。
大海赋予了闽南人剽悍的性格,山地却又使闽南人囿于保守。
2010-2-24 22:10:58

闽南商人特点的文化解读和现实思考 


周英洁

摘  要: 闽南商人是特色鲜明的地域商人。生发于深厚的福建文化底蕴中的闽商精神是闽南商人长盛不衰的关键。历史的渊源与文化的传承因素使闽南商人具有敢想、敢拼、敢赢、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 从而造就了闽南商人重商、务实、逐利精神; 冒险进取、敢拼爱赢的风格; 兼容和开放的气质; 家族经营、爱打 “侨 ”牌的经营特点。现代闽南要继续弘扬传统闽商精神 , 克服单打独斗、整合观念差、法制观念弱等缺点。

关键词: 闽南商人; 闽商精神; 现实思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各地不同的文化氛围造就了商人不同的经商风格。商业舞台上的展示同样体现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点。创业中筚路蓝缕的执着 , 得来于谈笑间的精明 , 笃诚于传统祖训的处世 , 发寻于现代商务的敏锐使闽南商人成为特色鲜明的地域商人。

早在明清时期闽商就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 , 在15—19世纪主导中国海外贸易达 400年之久。改革开放以后闽南商人再次崛起。厦漳泉组成的闽南金三角 , 一直是福建经济发展的龙头。形成了如石狮服装、晋江鞋业、南安建材、安溪茶叶、德化瓷器等独具特色的产业群。什么原因使闽南商人能够自古至今纵横商场并在今天谱写新的辉煌 ?

闽商精神是闽南商人长盛不衰的关键。敢想、敢拼、敢赢、敢为天下先的闽商精神 , 伴随着闽南商人从故乡发展到他乡 , 从历史繁盛到现代。对今天闽南的经济发展同样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而闽商精神生发于深厚的福建文化底蕴中。研究闽南商人 , 离不开对闽南历史、文化的探讨。有着自己的独特内涵的闽南文化在遥远的历史风尘里 , 上承河洛、下续台海 , 见证了人类文明的潮来汐往 , 亲历了多元文化的动静聚散 , 由此孕育出海纳百川、不捐细流的博大胸襟和高度自信。正是在这样的文化土壤里 , 方能孕育出闽商这朵历百年风雨依然盛开的鲜花。

一、重商与务实逐利精神

闽南商人鲜明特色之一就是浓重的重商情结和一往无前的务实逐利精神。他们坚信 “商中自有黄金屋 ”, “商能致富 ”、“以商为荣 ”的观念在闽南深入人心。

传统农耕社会十分重视人与土地的关系, 形成“安土重迁 ”的文化观念。然而当有限的土地无法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时 , 为寻求新的生存空间人们便走上移民的道路。

闽南人的经商和移民传统是在恶劣生存条件下理性选择的结果。福建是个以丘陵为主的省份,“八山一水一分田 ”。尤其是闽南一带地瘠民稠,生存压力很大 , 传统的农耕经济难以养家糊口 , 迫使他们以海为田 , 赁海为市。因为土地贫瘠, 崇商精神早就成为一种坚韧的基因; 同时 , “闽天不长闽海长 ”的海洋大省福建拥有绵长曲折的海岸、众多的港湾 , 恰好为闽南人从事海上贸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样就形成 “海贾归来富不赀

“只搏黄金不搏诗 ”的浓厚的重商情结。同时,闽南人为追求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前景 , 纷纷“过番 ”、“出洋 ”, 甚至挈妻携子移居海外。“安土重迁 ”、“父母在不远游 ”的儒家文化观念在闽南几乎没什么影响力 , 对外移民却一直是闽南的传统。出海谋生、经商做生意对闽南人来讲天经地义、顺理成章。

闽南人发展海洋经济 , 拓展海外贸易 , 流风余韵从古代延续至今。宋代福建商人就遍布沿海各地 , 随着泉州港地位的日益重要 , 福建海商盛极一时; 元代由于更加开放的外贸政策 , 泉州港进一步繁荣 , 海商活动更加频繁 , 大批商人到海外经商;明代后期以来的海外移民活动更为闽南文化注入异域文化的活力 , 闽商作为明清时期中国十大商帮之一 , 以善于做海外贸易而驰名神州; 鸦片战争结束后 , 厦门成为中国的五口通商口岸之一 , 西方商人纷至沓来。随后一百多年伴随资本主义全球殖民扩张的无奈移民出海 , 闽商足迹遍及全世界。福建本地和遍布全球近 4000万闽南人为标志的 “闽籍商人 ”雄起天下 , 成为海外华商****的一支。

在中国社会的价值天穹中 , 商人总是一抹晦暗的浮云: 他们不是在 “为富不仁 ”的舆论中躬身前行 , 就是成为历史长空中的飘渺云烟。根深蒂固的 “兴农抑商 ”和 “重仕轻商 ”思想 , 使商人地位在中国古代士农工商 “四民社会 ”中居末位。而闽南社会价值观 , 明显表现出与内地的差异 , 社会思潮表现出对商工的宽容。闽商族能成长壮大、特立独行到今天 , 与闽南商人的社会地位有关。

这种重商价值观的形成有诸多因素: 生存环境的恶劣 , 使闽南人的价值体系更重物质利益和改善生存条件 , 并孕育了闽南文化的务实精神。崇尚商工也是闽南人的务实精神的外化; 闽越文化中重利轻义 , 讲现实 , 只顾眼前, 不甚看重信约等特点 ,对闽南商人颇有影响; 同时远离中原文化区 , 传统儒家文化的 “鄙视商贾 ”在福建并不居于支配地位 , 闽南一带推崇 “商能致富 ”, “商胜于工 , 商胜于农 ”, “以商为荣 ”。三者共同所指形成闽人观念中浓重的重商和逐利意识。在闽南商人看来 ,“道义 ”和 “功利 ”应该是统一的。离开 “功利 ”(实际利益)去讲 “道义 ”, “道义 ”就是没有用的空话。

滨海的地理位置 , 悠久的商业历史 , 使闽南人商业意识最早觉醒、商贸文化异常活跃 , 使浓重的重商情结和一往无前的务实逐利精神成为闽南商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种重商主义、务实逐利的进取精神 , 对闽南商人经商理念和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因为重商逐利 , 古代闽商能够纵横商场几百年; 因为重商逐利的本性 , 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以后 , 闽南人重新唤发出经商热情 , 出现了 “哪里有钱赚哪里就有闽商的影子 ”的现象; 因为重商逐利 , 闽南商人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 他们善观时变、精于预测 , 把握商机 , 努力地拓展一切赚钱的机会。

但是 , 过于重商趋利导致闽南商人法制观念淡薄 , 同时缺乏长远商务战略。由于重商趋利, 闽南商人往往缺乏法制意识和社会均衡意识 , 惯于在利用中央政策漏洞中求发展 , 从而养成对法规法令不甚遵从的民俗。闽南商人对符合市场规范但违反中央法规的生意 , 向来不视为耻辱。如果说 , 明清时期的走私、海盗行径尚有反抗专制统治的积极因素 , 但改革开放以后仍大规模从事走私、制假、盗版等活动 , 就集中反映了闽南人急功近利的性格。由于过于重商趋利, 许多闽南企业行为短期功利,缺乏远见卓识 , 尤其缺乏长远商务战略 , 在企业发展中成为致命弱点。

二、冒险进取、敢拼爱赢的风格

闽南商人与其他地区商人相比最具个性的特点就是强悍拼搏 , 敢于冒险犯禁。他们既有获取高额利润的愿望和要求 , 又有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

闽南沿海一带 , 人们世代跟大海打交道, 浩瀚的海洋给了闽南人敢于冒险进取的风格、坚韧的拼搏精神。闽南人发展捕捞渔业 , 从事海上贸易 , 福建民谚 “走海行船三分命 ”道出了出海的危险。经常与恶劣艰险的自然搏斗 , 颠沛流离、悲欢离合经常伴随着他们 , 因此形成闽南人鲜明的性格特点 , 铸造了闽南文化的精髓: 冒险进取、敢拼爱赢。他们具有必胜的信念 , 排除万难的决心, 不屈不挠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拼搏精神 , 敢入不毛之地 , 敢闯绝域之墟 , 执着地追求美好的理想。这种冒险拼搏的特点在历史长河的酒窖中 , 发酵成闽南商人 “爱拼才会赢 ”的风范 , 又构成了他们 “敢为天下先 ”的文化心理素质。

闽南人与大海打交道 , 形成了坚韧的冒险拼搏和抗争精神。而漫长的历史洗礼、移民文化和地域特点等多重因素结合 , 不断强化着闽南人敢于冒险犯禁、勇于进取的特点。闽南人多属移民。移民行为本身就需要叛逆意识和冒险精神 , 加上移民所激发的好斗与进取精神 , 使闽南人养成离经叛道、铤而走险的民俗。同时闽南 “山高皇帝远 ”、游离当时的政治和权威中心 , 使得闽南人更少循规蹈距,更具蔑视权威、敢于离经叛道的特点。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冒险进取的拼搏精神是闽南商人与传统农业区商人迥然不同的特征。福建民谣讲 “三分本事七分胆 ”, “少年不打拼 , 老来无名声 ”、闽南歌中描述道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 爱拼才会赢 ”, “拼 ”和 “赢 ”两个字 , 十分形象贴切地刻画了闽南商人勇于开拓、冒险进取的心态。

闽南商人善于把握商机、冒险拼搏。因而 , 能够在异常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创业者 , 如恒安的许连捷、柒牌的洪肇设虽然出身农民 , 但凭着 “爱拼才会赢 ”的激情、冒风险的精神 , 通过从事贸易、家庭作坊式的生产 , 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 最终形成企业家。这种敢冒风险、勇于拼搏的精神对商人来讲什么时候也不可或缺。今天官方也以拼搏精神凝聚、鼓舞当地民众。如晋江市政府 , 就以 “拼搏 ”作为晋江人文精神的核心。

冒险拼搏的精神和重商逐利的心态使闽南商人“敢为天下先 ”。当年在全国各地大割 “资本主义尾巴 ”时 , 石狮人仍冒险犯禁 , 开设 “地下工厂 ”, 做 “投机倒把 ”生意; 20世纪 80年代初漳泉人便从事走私贸易 , 并率先与台湾贸易 , 都体现了闽南商人 “敢为天下先 ”的特点。

但必须同时看到部分闽南商人虽具拼搏、冒险精神 , 但缺乏现代管理知识。强悍拼搏的同时有一种独立的、不合作的性格。由于拼搏进取 , 闽南人抓改革开放之机而先行一步 , 又因为独立不合作 ,闽南在产业升级和社会整体发展战略方面明显弱于广东和江浙。

敢于冒风险、对外反应敏捷是大部分闽南商人所具备的。然而现代商人 , 不仅要 “拼 ”, 更多的要靠新的经营理念才能站住脚。有些闽南商人还停留在纯粹的商人阶段 , 蒙头猛干、固步自封 , 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因此 , 如何使敢冒风险、对外部反应敏捷等企业草创阶段时的有利特征 , 向理性的、开放的现代企业管理转化是闽南商人急需思考的。

有限的资源 , 艰难的生存环境 , 形成了闽南人对于利益关系的理解 , 还一直停留在甲方的收益必然是乙方的损失这种 “零和博弈 ”的水平上。这种独立的、不合作的性格反映在民间谚语中屡见不鲜 , 如 “不当老板不算猛男 ”、“宁为鸡头 , 不为凤尾 ”、“合字不好写 ”等。闽南商人单打独斗 ,不愿被约束。现代化社会的分工、整合意识难于被接受 , 成了制约其壮大的巨大障碍。

三、兼容开放、多元融合

闽南商业文化 , 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和开放性特点。闽南商人的这一特点既能使他们在商业交往中保持一种平和、宽容的心态 , 又能及时吸纳各种文化的经商优点 , 融会贯通。

闽南文化是中原汉文化、闽越本土文化和南洋文化、阿拉伯文化等海内外文化长期碰撞、交流、融合而形成的具有多元互补的文化。有较强的兼容性和开放性 , 展现出异乎寻常的生命力和融合力。

闽南文化自由开放、兼容的特点十分明显。如中原文化随移民在闽南的建构 , 使得闽南文化具有浓厚的儒家文化特质。但同时中原文化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中长途跋涉 , 经历了社会变迁和自我扬弃后 , 已较中原本土文化产生一定程度的差异。如因入乡随俗接受百越人的主张实效、敬重鬼神的习俗。闽南文化亲历了多元文化融合 , 这种文化的宽仁博大又使得闽南形成经济文化互动、数教多宗并存、海内域外共荣的典范。体现在宗教崇拜上就是儒、释、道、妈祖、关公 “一锅煮 ”; 体现在语言方面 , 在闽南语中夹杂一些马来语和英语 , 在泉州可看到阿拉伯文与汉字并排的春联。

闽南文化雕刻了闽南商人兼容开放的积极文化心态。由于闽南文化上承河洛、下传海外的开放特点 , 使得具有不同的思维和视野的海洋商业文化与农业文化在闽南并存且相互交融。前者使闽南商人富有拼搏开拓的意识 , 而后者使之更具有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闽南商人不仅吸纳了内地商人诚信、踏实的经商作风 , 也吸纳了海外商人尤其是阿拉伯商人灵活敏捷的经商特点。

兼容开放的闽南商业精神使闽南商人在商业交往中保持一种平和、宽容的心态。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 闽南方言在外人听起来像外语一样难懂, 但当闽南人与外地人打交道的时候 , 他们并不像其它一些方言区的人那样 , 表现出语言上自恋封闭和文化心态的狭隘, 。在有外地人参与的谈话中 , 绝大多数时候 , 如果不是不会普通话 , 所有人都会说普通话 , 哪怕他们的普通话讲得不太好。闽南文化的开放性 , 对闽南经济发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 , 闽南人同样要以世界性的眼光 , 以 “兼容并蓄 ”的博大胸怀 , 大力引进国内外的资金、技术和智力资源 , 巧借外力来发展和提高自己。加快构筑产业发展链 , 增强产业协作力 , 重视科技进步 , 做大做强企业。

四、爱打 “侨 ”牌、家族经营的特点

闽南商人以血缘为核心 , 以家族为凝聚力 , 家庭经营较为普遍。同时 , 闽南是有名的 “侨乡 ”,在经商中 , 他们善于利用海外关系 , 内引外联 , 做进出口贸易生意。

历史的原因造就了闽南商人浓厚的家族观念。由于北方汉民迁移福建的时间、地点、路线不尽相同 , 再加上福建境内山峦叠嶂的阻隔 , 分散的自然村落鲜少往来 , 便形成相对独立的经济文化生活区域 , 致使福建文化呈现碎状割据的文化形态。特别是汉人入闽后多凭借家族的力量来拓展生存空间 ,采取聚族而居的方式形成精神生活上的稳固性。这种状况自然而然地加强了血缘宗族的观念。自宋元以来 , 福建民间家族制度较中原地区更加严密完善 , 明清时期福建民间家族组织的发展进入了高潮 , 各地建门堂、修族谱、崇祭扫之风盛行。时至今日 , 这种浓厚的家族观念在福建基层社会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闽南自古有移民传统。这里的人们飘洋过海移居海外 , 而外来的客人也接踵而至。闽南多华侨 ,人口仅 27万人的石狮市 , 旅居东南亚、日本、欧美的华侨及港台澳同胞多达 60万人 , 几乎家家都有 “海外关系 ”。闽南商人做生意 , 自然就打起了“侨 ”牌。

福建的多元结构造成历史上的闽商 “帮中套帮 ”的特点 , 长期以来在激烈的竞争中 , 不同家族之间的商帮倾轧极为残酷。家族经营是为了更好地管理 , 家族经商的隐蔽性、行踪诡秘等特点 , 保证了商业机密不外泄。时至今天 , 闽南企业的子承父业的家族化特点仍十分明显。

闽南商人善于利用海外关系 , 巧借外力来发展和提高自己。发挥侨胞中介作用 , 敏锐把握商机 ,内引外联 , 做进出口贸易生意; 利用其侨汇多、资金雄厚的优势 , 兴办企业 , 把自己的产品推上国际市场 , 成为改革开放后经商致富的先行者。

但闽商经济网络发展也受到了血缘因素限制。家族经营、子承父业的血缘因素, 使闽南家族企业容易产生排外行为 , 不利于闽商合力的发挥。因此解决好家族企业经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 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是闽南经济新一轮发展面临的重要抉择。要解决好家族企业中出现的问题, 必须树立现代企业价值观 , 尤其要实现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 促进家族资本与社会资本融合 , 增强闽商网络的开放性。

深得传统闽商善观时变、敢冒风险、爱拼会赢的精髓 , 拥有独特海外背景、掌控大量财富, 尤其是经过现代文明洗礼的现代闽南商人 , 面对全球范围的残酷竞争 , 要想进一步发展, 做大做强, 不但要传承传统闽商的精神 , 更要扬长避短、不断创新、阐释和丰富闽商精神的现代含义 , 在未来的岁月里 , 鹏起东南 , 飞得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 魏 萼 .闽南文化的经济意义 [A].闽南文化研究[C].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189 – 202.

[2] 张俊才 , 张娟娟.天下闽商 [N ].中国经济周刊 ,2005 - 04 – 24.

[3] 张燕清.福建文化生态与历史文化传承 [J ] .东南学术 , 2003, (5) .

[4] 刘登翰 .论闽台文化的地域特征 [A].闽南文化研究[C].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203 – 230.

[5] 张  侃 .传承与创新: “闽商 ”精神的现代转型[N] .闽商 , 2005 - 11 – 10.

 (资料来源: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3月)

2010-2-24 22:24:54

闽南商人的性格特点(转载)


    强烈的市场经济意识

    受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福建各地人的性格很难一言以蔽之。闽北人安贫乐道,闽东人求稳怕乱,闽西人重宗内聚,而闽南人则讲究“过番”、“出洋”,到外面闯世界。从商人素质和商业精神的角度看,闽南人是最优秀的一群。

    闽南本来就不适宜农耕,商人出海归来,常常带回大把大把的钞票,于是,“出海从商”就成了闽南人的****职业选择。自古以来,闽南做生意的就特别多,经商成为他们的一个主要职业。

    闽南,人们一生下来耳闻目睹的情景就是祖辈父辈外出经商,所受到的教育就是“经商好,商中自有黄金屋,商中自有颜如玉”,所以,闽南人十三四岁就走上了经商之路。这在闽南不仅已是见怪不怪,而且天经地义。闽南人更善于从经商实践中汲取智慧。

    闽南人具有强烈的商品经济意识和市场观念。

    林土秋的制鞋厂是晋江****的制鞋厂之一。但十几年前,林土秋还是一个光脚的农民。有一次,姐姐从海外回来探亲,晾衣服的同时晾了一些小杂碎。有一件东西叫他觉得挺新奇,有点儿像牛眼罩。姐姐要牛眼罩干什么呢?林土秋用手偷偷地捏一捏,还有弹性,……他不好意思往那儿想,就让自己的妻子去问。原来是胸罩,这是一个活了小半辈子的农民拐了一个弯从华侨姐姐那里打听到的新名词。这玩意儿挺新鲜刺激,于是这位晋江农民萌生了怪念头。

    他让姐姐临走时把那新鲜玩意留下了。他拿着捏一捏觉得挺软,可又不瘪下去,拆开一看,原来里边包着两片海绵,哪儿有海绵呢?找到文具店,发现乒乓球拍上有,他买了10副乒乓球拍,回来仿做了10副胸罩,拿到厦门一家服装商店寄卖,自己混在顾客中看。结果,他亲眼看到那10副胸罩不到半小时就卖光了。商店马上决定订2000副,当然不能再拆乒乓球拍,可哪有海绵呢?林土秋又找到药店,最后找到了厂家。这位农民身上天生流淌着商品经济的血液,他好奇,敢创新,他敢走进那茫茫人群中去寻找市常终于,他成功了。

    在福建,像林土秋的人还很多,他们赚钱意识可以说是闽南人商品意识的一个突出反映。

    基于闽南人的这一特性,在与闽南人做生意时:应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可能获益匪浅;同时,多与他们接触,其经商意识也会给你许多启迪。

    开拓进取,敢拼敢赢

    在闽南,有一句很流行的话:“不当老板不算猛男。”

    经商办企业当老板是闽南人的价值取向,是闽南人的第一职业选择。闽南人搞清了市场就办厂,他们不做守财奴,不喜欢存款而喜欢创业。赚钱是一种满足,创业过程是一种****的满足。他们在本地办了厂,然后向外地延伸,他们不会陶醉在已有的世界里,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走进闽南,可以经常看到,20出头的小伙子有条不紊地管理着一个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企业。

    闽南人爱拼敢拼。有一首闽南歌曲叫《爱拼才会赢》,这首歌在闽南家喻户晓,几乎人人会唱,被闽南人自豪地称为闽南的“国歌”。“拼”和“赢”两个字,十分形象贴切地刻画了闽南人那种勇于开拓、敢闯敢冒险的精神。

    晋江恒安集团公司总经理许连捷就是一位敢为天下先、勇于冒险开拓的农民企业家。出生于闽南安海的许连捷,十几岁就开始打拼天下,他做过红薯粉条,卖过水果蔬菜,吃过不少苦头。但在那“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他发不了财。改革开放后,许连捷被压抑已久的创业欲望和经营才能一下子迸发出来。他率先在家乡办起了服装加工厂,接着内联外引,创立了以“安乐”卫生巾为主要产品的中外合资企业——恒安实业有限公司。

    许连捷是一位开拓型的典型闽南商人。当公司刚刚打好基础,他就把眼光瞄准了中国****的商业城市上海。他知道,他的“安乐”产品如果能在上海站稳脚跟,不仅能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可是,黄浦江畔卫生巾的大小工厂起码有十几家,他这个带着浓厚乡土气息的企业能挤得进去吗?恒安说要打入上海,就非打入不可,许连捷有胆有识有韬略,亲自披挂上阵,带领一批能征善战的业务员,开进了上海。然而,转眼两个月过去,磨破嘴唇踏破鞋,他们在十里洋场吃尽闭门羹,就连试一试的一位女士都找不到。许连捷不无感慨地说:“那段日子,风风雨雨,一言难颈。但是,许连捷不灰心,不气馁。终于“上天不负苦心人”,有一家公司愿意进货,但压价太凶。当时“安乐”卫生巾算上各种费用,最少也得卖9毛,可对方只肯出8毛,多一分也不要。

    俗话说:赚头生意有人做,蚀本生意没人做。但是,精明灵活的许连捷,早已对这家公司的信誉、销量了解得一清二楚,就怕你不买,等你尝到甜头还得找我。许连捷当场拍板:“卖,但只给200箱。”对方见状,立即变卦:“7毛9成交,不然不买。”商场如战场,事已至此,许连捷也只好签约交付,好一笔不公平的交易!但是,他早已成竹在胸。果然几天后,这家公司也从闽南人身上找到了赚钱的门路,于是自找上门,要求再购,并愿以每包9毛7分的价格订购2000箱。从此以后,一发不可收,现在这家公司已成为恒安公司的****贸易伙伴,每年订购十万箱,成交金额上千万元。

    开拓进取,敢闯敢拼,算度精深,许连捷身上体现了闽南人的商人品质。同时,一个善于做生意的人如果也具有这种精神,与闽南人合作,定然会发大财。

Powered by © 1998-2024
Processed in 0.03 second(s)